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孩子,家长,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图书,让书籍充满孩子的生活,让孩子随手都可以拿到书看。设置床头书柜,睡觉前、起床时,大人、小孩都可以拿起书来看。孩子可能读不懂,需要大人帮忙,那么大人就念书给孩子听,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二、家长的准备,做个有心的家长。
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比如,去超市等公共场合,第一个带孩子看“安全出口”的标志,让孩子知道安全出口的意思,箭头所表示的意思。带小一点的孩子在超市,我们可以带孩做数一数的游戏,促进他数数能力的发展,数完说出总数。我们今天买2根黄瓜,6个桃子,8个苹果……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带他去看价格的标签,学习看价格;看包装袋上的字,学习认字;让孩子用人民币付钱,学习认识人民币……
书籍的选择
①绘本,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适合孩子兴趣爱好的绘本,科学类的绘本:《风是从哪里来的》、《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一粒种子去旅行》、《植物王国的结婚仪式》……认识自己身体的绘本:《小鸡鸡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小威向前冲》……自我保护的绘本:《不要随便亲我》、《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情绪管理系列绘本:《菲菲生气了》、《我好害怕》、《我好担心》、《不是第一也没关系》……
②操作类书籍一,贴纸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类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教孩子认识页码,通过找页码的方式进行贴纸。
③操作类书籍二,数学类书,思维系列:这些书上既有贴纸,又有连线,还有剪纸等。丰富多样变换的活动类型,引发孩子玩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读题,进行操作,养成先读题再操作的习惯。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源于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来看看3-6岁孩子对新鲜事物应有怎样的反应:
3-4岁: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很多的事物和自然现象感兴趣;经常问各种问题,喜欢摆弄感兴趣的物品。
4-5岁: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会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喜欢动手做事情并乐在其中。
5-6岁:刨根问底问事情缘由;能自己动脑找到问题的答案;享受找答案的过程,并感到兴奋和满足。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这样做:
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支持宝宝的探索行为。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耐心讲解,如果有条件,一起做实物调查和实验。
容忍孩子为了探索而弄乱、弄脏或者是破坏的行为,要耐心引导活动结束后将一切复原,养成孩子的整理的习惯。
多给孩子准备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孩子自己拆装、或者自制玩具。
为孩子提供探索工具,带动和引导孩子的积极性。
与孩子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者现象,一起寻找答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孩子不爱学习,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和老师及家长的引导是分开不的,平时应多和孩子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寻找孩子在学习生活及各人爱好上的闪光点,寻找共同话题,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相信你,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多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认为自己行,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长期的不断努力支持他,才能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有了兴趣,相信他一定会将学习搞上去。还有一点,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3-6岁孩子年龄偏小,更多的都是兴趣爱好驱使他们去探索世界,进而学习。
作为家长层面:
一、首先要了解孩子
我们需要跟孩子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聆听孩子的心声。蒙特梭利博士说过:“教育者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去了解这个尚未被认识的儿童”。试问一下,你经常和你的孩子交流吗?你跟他们真正相处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不停的学文化知识,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不需要问孩子“想要”什么,而是直接“给与”。
沟通是心灵的交流
比如说有一个小男生看到别人学架子鼓,再打的时候觉得特别有气势,特酷,特别帅,就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也想学这个。可是上了两节课之后就不再有之前的那个热度了。觉得每天的练习好累,好烦。然后就跟父母说不想学了。
沟通后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喜欢的这件事情会遇到哪些困难,需要做多大的努力。这些都需要提前跟孩子做一个告知。让孩子有一个心理建设。
二、制定计划
有些孩子学习就是三分钟热度。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就会发现孩子学习的兴趣也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并不是说他一开始喜欢,上了课之后还会有之前的感受。虽然之前有讲过,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成人都会有惰性,何况孩子。所以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练习计划。这份计划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三、就地实施
在制定计划后,我们就要实施,保证每天按时保质的完成任务。如果每天我们都是在指出问题,孩子会有挫败感。在完成之后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小的鼓励。这样孩子练习的动力就会大大增强。
好的计划必须要付诸实践
相信通过以上三部曲能够引导孩子如何去学习。我们也能更好的反思自己。在帮助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