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孩子,家长,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要引导孩子去学习,很多家长都会犯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老老实实的坐到哪里学习。要知道,3到6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只有15—30分钟,如果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到那里学习,没一会就学不下去了,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学习,家长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或者将所学的知识变成一个“小实验”,家长和孩子一起融入到其中,就能高效率的学到知识了。
而且,教孩子学习,并不是死板的学习一些知识点,还是需要从生活入手,这样即能让宝宝理解,又能让他学会运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培养学习兴趣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发现兴趣;这个阶段需要制造“偶遇”,父母的设置环境心思就要在这里体现了。✨第二步,提高兴趣;这个阶段,一定要记得,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需要在浸染中玩,需要得到熏陶,需要同伴效应。同样父母对环境的引导也会发挥作用。
✨第三步,认真面对;这个阶段会出现非常多的反复,会受挫,会无法坚持,会想放弃,但是,需要父母的认可,旁人的鼓励,也就是需要给孩子成就驱动感。
✨第四步,全身心投入;这个阶段继续往上,金字塔原则会更需要孩子与父母全身心的付出,时间的积累永远是最基础的。
✨第五步,鼓励创新;人都是会有厌烦情绪的,虽然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是成功很重要的素质,但是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温故而知新,这个新对于孩子的兴趣更深层次的引导是重中之重的,没有了创新,兴趣就变成了一汪苦水,更是一滩枯水…
❤❤❤学会设置环境,给孩子营造安全而又愉快的学习氛围,孩子一定会爱上学习[玫瑰][玫瑰][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发展必读的圣经,了解了我们就更有依据去进行因材施教了。《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指南》中提出:“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其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给我们家庭教育中因材施教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鼓励我们将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运用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
一、先尊重孩子才能做好因材施教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就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不断地体会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故事。班里一位小姑娘,柔韧性和协调性都非常好,是个学舞蹈的好苗子。家人也特别高兴支持孩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画画,整天闷闷不乐。于是老师把孩子的情况反应给家长,妈妈经过和孩子的沟通,尊重了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情,很快孩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位妈妈不仅关注孩子的才能,还做到了尊重孩子的才能,真是教科书一般的示范。
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有矛盾的时候,有的家长稍不注意,没控制好情绪,在孩子面前争执,很容易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从《指南》中我们了解孩子对事物或一些现象的认识能力、接受能力,模仿能力较强,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情绪和个人习惯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三、科学育儿,不拔苗助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很容易焦虑着急,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并不适合他们的重担。《指南》中明确提出,孩子的成长和智力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没必要提早发展。如果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反复向他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求知兴趣。
四、家园共育,积极配合,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和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更有利于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可以和老师多交流孩子的日常情况,如:在幼儿园的兴趣、能力发展等;还可以从老师那里了解幼儿园的科学发展计划,只有家园双方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我们可以从《指南》中了解到全面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育观念不断的更新,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更为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的全面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到6岁儿童去学习?
孩子的天性是玩。喜欢玩、喜欢吃。对这个年龄来说让他一本正经地去学习,有点为难他。但是我们又不能放任不管,让它自由生长。那我们怎么来做,让孩子能够达到家长要他学习的目的,而又让孩子自己玩到了。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环境的准备。在孩子所处的环境里,我们给他提供的玩具,提供的生活用品,处处都彰显学习的目的。
电视,家长首先要做到不看电视节目,把电视机的功能,只用来播放与孩子学习有关的内容。
玩具,减少或不买遥控类玩具,不买游戏机。这些不需要动脑筋,并且干扰孩子对其他物品兴趣的玩具,不要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这些太智能的东西,影响孩子创造力、动手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买什么样的玩具?简单的,孩子通过操作,可以出现各种形状的。比如木头积木、比如类似乐高类的拼插玩具、雪花片、多米诺骨牌、百变魔尺、磁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