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孩子,家长,父母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应该怎样正确引导3-6岁的儿童去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教会孩子如何做。这里不只是“教”,而是“教会”。就是说,要教到使孩子自己会做。孩子智力的开发过程中,对任何动作的掌握都是缓慢的、渐进的。教孩子如何握笔,怎样写宇,都要一步一步地教,第一步教会了,再教第二步,不要几步一起跨,这里需要的是家长的耐心和细心。譬如,教孩子握笔的姿势,就要从右手的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教起。先让孩子学会每个指头怎样放、怎样用力,指头与笔杆怎样协调动作。再教本子放在什么地方,左手的位置,还要教写字的姿势。然后,使各个动作协调起来,才能握得好。用句老话说,这就叫“手把手地教”。对孩子,只有这样教,才能教得会。单单靠讲几次,那是很不够的。
第二,要反复练习。教给孩子一个字,一次教会了,还是不巩固,因孩子对周围感兴趣的东西太多。必须反复地进行练习,要练得熟,熟到习惯成 自然 的程度。在练习的时候,要求要严格,一个动作也不能马虎。特别是在纠正坏习惯和错误时,更要如此。譬如,有的孩子写字头总是朝左边歪,对这种习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纠正过来的,要从坐姿,本子的放置,两只手的位置等来纠正,要看着孩子一笔一笔地写,直到纠正过来为止。过一时期,再仔细观察一下孩子的姿势,出现反复,及时纠正,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有信心和兴趣,习惯就容易形成了。
第三,要树立榜样。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尤其是要具体地学习一种动作和事物时,都要先看看大人的动作。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模仿力来培养教育他。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握笔,就可以买张怎样握笔写字的挂图让孩子看;如果想让孩子字迹端正、书写整洁,就找一本样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看。在 家庭 中,树立榜样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要做好,否则很难帮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引导3-6岁孩子学习,重点可以在以下三方面:阅读、解决问题、 情商。
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重复阅读是该年龄段幼儿早期阅读发展中的正常表现。作为家长的你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符合其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满足孩子自主阅读的需要。
孩子由于缺乏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很少能一次就读懂所有内容,而反复阅读自己大致了解的东西,可以减少孩子对新异刺激的不确定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所以,尊重孩子的选择、耐心陪伴孩子、尽情分享他所喜欢的图书是父母有效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操作:
1,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聊一聊他们喜欢的书,让孩子有机会分享自己已知已会的故事。
2,家长可以试着用角色扮演、情节游戏、绘画讲述、自制图画书等手段,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感受阅读的乐趣,而不局限于只是听大人一遍一遍地讲故事。
2,基于对孩子兴趣的了解,对孩子能力的了解,适当引入新书。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去书店,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喜欢的书。家长自己也要了解童书,要了解什么样的书才是优秀的儿童读物,并且要自己喜欢阅读,家长的热情一定会通过声音、语气等感染孩子,或者在和孩子游戏, 把精彩内容与孩子自然地交流一下,
把阅读习惯培养起来了, 将奠定孩子一生学习的基础。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3-6岁的幼儿就有智力的萌芽, 比如会说话、会运动、能读懂一些表情等等, 一个人生来就是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所以我说要培养一个那么小的小孩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从一个高的维度,终极的思维来看的。
会解决问题, 就是会思考,想出不同的办法, 即具有思维能力。
根据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对儿童认知(思维)的理论, 3-6岁儿童的思维应该是处于初级思维阶段:具有初步语言能力---具有熟练的口语能力之前)。 这里说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
知道了孩子这阶段的思维水平, 就可以找相应的材料来锻炼思维了。
读绘本、讲故事、做游戏当然也是培养思维的方式, 积木、象棋、拼图......市面上很多玩具都是锻炼思维的好道具, 家长耐心地陪孩子玩就是了。
怎么把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解决问题呢? 比如, 鞋带松了应该怎么绑好,能不能把衣服归类,出门之前要带什么东西, 所有碰到的实际问题都对应着一种或多种的思维。像前面说的问题, 要绑好鞋带, 就要听懂妈妈的讲解, 观察妈妈的做法,明白了记住了才会做;想把衣服归类,要先把上衣、 裤子、 袜子、等等分开, 然后放到不同的柜子里; 要知道出门之前要带什么东西, 那先要知道自己出去干什么的,有怎么回家的。 这些在玩玩具做游戏所学习到的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闭环思维, 等等等等, 最终都是要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服务的。
培养高情商
3-6岁孩子正是在幼儿园阶段,但不知道怎么跟其他小朋友交往, 因为他不会生下来就具有和他人合作的能力,所以父母需要示范并教给孩子如何构建人际关系。其中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有些研究沟通的专家甚至认为,同理心是建立高超沟通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
构建同理心就是要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比如孩子把其他小朋友搭好的模型摔坏了,那个小朋友小明伤心地哭了。我们可以问问孩子,知不知道小明是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小明会有这样的反应?再让孩子想想,如果他喜欢的一个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他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会帮助孩子去理解别人的感受。
除了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还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非语言的信息,更深入地去理解他人。 比如小明的模型被损坏后,虽然没有对他说什么,但是小明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说明他仍然处于伤心的情绪中。可以引导孩子对小明的这些非言语信息进行观察,帮他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在人际冲突之后,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修复关系。道歉是最基本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对不起”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行动来弥补自己造成的伤害。比如,孩子可以尝试帮助小明修复模型,也可以为小明画一幅画,或者送给小明一个自己心爱的玩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