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严嵩和魏忠贤谁更可恶?Why?
嘉靖,明朝,皇帝严嵩和魏忠贤谁更可恶?Why?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魏忠贤贪污也只能内销,不可能外销。外部谁值得他去花钱?给老家花钱?老家文人嫌自己命长了?还是不要自己的功名利禄了?魏忠贤可是宦官啊!
严嵩就不一样,他的家族在江西,他要注意点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就不得不在老家花钱铺路。
再者,一样是为皇帝办差,严嵩可以肆无忌惮中饱私囊,魏忠贤有东林党牵制他能贪污到哪里去?危害能大过边?
崇祯上位后,分分钟就收拾了魏忠贤,这充分说明,魏忠贤的危害还在控制内。
严嵩的结局则是,死了一个儿子,自己得到安全落地。这说明严嵩的危害已经对帝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了,非是不为而是不能也!倒严党也要顾及严嵩党羽的鱼死网破影响,这才放了一马。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九井塘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绝对是严嵩。我认为严嵩要之所以要比魏忠贤危害更大主要是因为:
严嵩身居内阁首辅的要职对国家的影响力很大,其政治影响与阉党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对国家大政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也要比魏忠贤这样的宦官之首造成的损失严重的多。严嵩是嘉靖朝的内阁首辅,嘉靖皇帝热衷于权谋之术,其狡诈可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嘉靖皇帝满心修道,国事愈发怠政。但嘉靖朝这个时代又风起云涌,名人辈出,军事上有戚继光,俞大猷等传世名将,政治上有高拱,张居正这样的名相。外有倭寇之乱,内有党争之祸害。尽管戚继光,俞大猷,高拱,张居正在呕心沥血匡扶社稷。但大明的社会矛盾,并没有缓解,反而愈加激烈。大明重要民生事务如运河漕运,长城边防,黄河水利都被大明的贪官们贪七留三,导致国无余粟,严嵩及其党羽们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 致使大明国事糜烂,甚至动摇了大明朝的社稷根基。严嵩身为嘉靖朝的内阁首辅难辞其咎。相反魏忠贤所处明熹宗时代,虽然边患不断,当时一个阉党还是无法左右大明的政治军事格局的,阉党和东林党们多是党派间无聊的权利倾轧。魏忠贤最大的罪过就是跟东林党争权。魏忠贤在皇权的框架内构造了一个影子内阁。利用皇帝怠政的机会收受一些上供,但阉党虽然贪婪无度。但自己不懂的政务民生这一块也不敢过分懈怠,也是办过一些实事的,不然大明皇朝也撑不到崇祯帝时期。宦官的权利来自皇权只要皇帝要办他,立马就能要他的脑袋,所以崇祯帝上台立马就办了他。宦官一党首恶一除,宦党即可就分崩离析,因此魏忠贤对大明的伤害根本动摇不了大明的根基。而严嵩一党利用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是一群大明身居要职贪官污吏,他们可不是首恶一除就可以倒下来的,他们就像吸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虫,是一群能要大明皇朝性命的人。所以说严嵩的要比魏忠贤危害更大,对大明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个人谁可恶没有办法比,因为两人所处环境不一样。如果让魏忠贤遇上嘉靖帝,根本就没有魏忠贤的市场,他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宦官,能保住自身平安就不错了,那里能在朝廷掀起滔天巨浪?而严嵩如果遇到了天启帝,要么做阉党,要么被打击,根本不会做宰辅在朝堂里翻手云雨。严嵩和魏忠贤都是在有权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可恶的作用,手里既然握不到权柄,何谈可恶。
所以,如果要谈严嵩和魏忠贤的可恶,应先把他们放成平民,然后谈谁可恶。魏忠贤是一贯可恶,从小就是个混混,打仗斗殴,败多胜少,思量无有出路,侥幸自宫成功,身入皇宫。而严嵩学生出身,睡三更,起五更,九载熬油,十年寒窗,进士及弟,得官又丢官,反复总结社会经验,才浑得个宰辅。比较一下,严嵩起码靠自己努力,做了些事。而魏忠贤基本上是一无是处,应是更可恶。
说至此,又突生想法,是否可以比较一下,嘉靖帝和天启帝,谁对明朝的危害更大?为什么?欢迎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严嵩最可恶。因为那时候夏言反对世宗沉迷道教。所以渐不为明世宗所喜。一日世宗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并不戴上;但严嵩每次出朝都会戴此冠,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世宗见状,越喜严嵩而嫌夏言。
严嵩晋升为太子太傅,羽翼已丰,开始攻击夏言,严嵩又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夏言被罢后,严嵩为所欲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与严嵩一同参与机务,但世宗遇事只召严嵩。后来,严嵩抓住鞑靼入侵中原的机会,迫害夏言。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鞑靼入侵河套(今宁夏和内蒙古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陕西总督曾铣发兵夺回河套,并上呈奏疏,建议从府谷黄甫到定边修筑一段边墙,再水陆并进,逼鞑靼退兵,此举得到夏言的支持。夏言向朝廷举荐曾铣,并与之商讨计划。明世宗决心夺回河套,并褒扬曾铣。此时严嵩买通皇帝近待,称其“轻启边衅”,并指使边将仇鸾诬称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夏言。严嵩更在世宗面前说两人夺回河套别有用意,世宗果然相信。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许赞以老病去职,张璧去世,世宗再度起用夏言。这时夏言知道严嵩的为人,处处小心防范。严嵩表面上对夏言谦恭,但怀恨在心。日后严嵩再凭借青词夺回世宗的信任。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月,曾铣被杀,妻子流放两千里,夏言下狱,后来严嵩利用传言,使世宗“得知”夏言毁谤自己,同年十月,夏言被斩首,夏言的亲信或贬或罚。严嵩重新出任内阁首辅,从此擅专朝政。
上一篇:个税汇算:如果是退税我就汇算,是补税我就当没看见,可以吗?有什么后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