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才能戒掉敏感呢?
的人,敏感,你的怎么才能戒掉敏感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么才能戒掉敏感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是你有些敏感!
打个比方,我参与部下开展的会议时,听到他的工作安排和沟通工作,说话内容、语气很具有攻击性。当时我突然很敏感。在会议结束,我做总结时,我会不经意的缓和会议气氛,以鼓励的方式指导工作。
实际上,在我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有命令、坚定、甚至具有攻击性的言语和工作要求,只是自己没有发现或者在意,也就是对自己做什么不敏感,心里认为理所当然,应该那样做。
多看看、听听别人的工作方法,多总结方法的对象接受度和有效性,你就会在敏感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而不是仅仅感觉对方与你合不来或者谈不来,甚至想当然的以为对方针对你,而难以接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敏感不一定是坏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享职场冷暖,交流职场经验,我是岁月凯旋。在职场上,脸皮厚的人,可能混得更好。有时候,该敏感的时候要敏感,该看开、放下的时候,你也可以适时地拿出你的“钝感“。如果太过敏感,职场上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比尔盖茨说:“在你没有成功之前,请不要在意你的自尊。”360创始人周鸿祎曾告诫年轻人:“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能够承受各种锻炼和痛苦。”钝感不是麻木,而是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声音,令我们不为外事动摇,集中精力施展才能。
对于同一件事,过于敏感的人可能更加倾向于指责、挑剔、猜忌或者是批评,而不是接受。这种性格在职场上是很难受到欢迎的。
那么,过分敏感有哪些表现呢?
1.过分注意察言观色
今天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一直皱着眉头,他是觉得我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而没有告诉我吗?同事出去吃饭没有叫上我,他是嫌弃我吗?同事上班没给我打招呼,他是不是刚跟领导打完小报告?就连楼下的小狗不亲近你,你都能觉得楼下小狗嫌弃你没梳洗打扮。如果总觉得同事与你针锋相对,或说话十分不尊重不客气,那么出问题的就是自己!
2.过分注意外在评价
小李刚刚接到新任务,是一个大项目,做好了会得到很丰厚的奖金,做得不好的话,可能整个部门都要受到影响。他的压力非常大。小李说,自己在做项目的时候,都会无时无刻不想到老板那个犀利的眼神,好像时刻在告诉自己,这个方案不能再出任何的差错,必须让他100%满意,这种压力让他根本不敢休息一秒。这种对于外在压力的过度敏感,也并不是好事。
3.过分注意挫折失误
小王从小到大都是标准的好学生,从来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但是一刚进单位,就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岗位,已经被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同事占了。觉得自己怎么连这个人都比不过,他内心特别挫败。这样一味否定自己,就是对于挫折的过度敏感。也许领导对于小王的岗位还有另外更好的安排,但是看到他如此容易被挫折打倒,反而可能不再给他机会。
如果你一直保持高度敏感的心态,那么结局只有:你抛弃众人,或众人把你抛弃。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职场上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弱者才有时间敏感,强者只会考虑进步。当你成功时,“反对”的声音已经消失了一半,剩下的,也不值得理会。在意别人,却忘了自己最初出发的目的,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那么,如何解决过分敏感这个问题呢?就是拥有钝感。
1、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有一种成功叫锲而不舍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过: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拥有钝感的人,会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成目标上,过滤掉那些干扰自己的声音,如王宝强,如阿甘,如马云。当你成功时,“反对”的声音已经消失了一半,剩下的,也不值得理会。在意别人,却忘了自己最初出发的目的,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2、自己的人生,无须浪费在别人的标准中,你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
理性看待别人的评价,接纳自己的短板 ,不随意别人比较,只需做好自己。嘴长在别人身上,若是别人说的话,不分好坏就往自己心里去,那生活得有多痛苦。理性看待别人的评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短板,温和的人做事不够果敢,性格强势有执行力却容易伤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不要把定义自己的权利,交到别人手里。《燃情岁月》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那些清楚听到自己内心声音,并依此行事的人,要么成了疯子,要么成了传奇。”想要成为传奇,除了有坚定的目标,还要管理好情绪。
3、让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迅速从你的生活里滚蛋,心失衡,世界就会倾斜
人生是一场牌局,每个人都有手握烂牌的时候,都遇到过牌局中的困境,此时,自暴自弃是赢牌的大敌,只有看到自身优势,自己给自己加油的人,才会创造奇迹。大家都很忙,你又能柔弱给谁看?生活不相信眼泪,命运不同情弱者,你的过度敏感在现实面前,一定是最不值钱的!
在人人都要机灵、伶俐、敏锐的时代,“迟钝”反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势。尼采说:“无需时刻保持敏感,迟钝有时即为美德。”
钝感不是麻木,而是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声音。正面的钝感力,令我们不为外事动摇,集中精力施展才能。心宽的人,纵然是经历生活的狂风暴雨,也能笑着应对。情绪过于敏感的人,即使是一点风声,也能让他们自乱阵脚。职场江湖,能够拯救自己的贵人,只有自己。
我是@岁月凯旋门 ,欢迎讨论交流,敬请点赞关注,一起升职加薪,共筑岁月凯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