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努力存钱,还是先提高生活质量呢?
生活质量,自己的,努力如今的社会我们应该努力存钱,还是先提高生活质量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努力存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好好的活着吗?与其之前透支自己(我认为透支自己从顾不上自己开始),年轻轻的落下一身病,自己受罪,还要将大把的钱给医院治病,不如提高生活质量,像很多知识分子群体那样,让自己晚些生病晚些被别人照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日常存钱,大多数人首先是为了防备不时之需,毕竟如今的社会“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虽然这话看起来很俗气,充满铜臭味道,但是谁敢否认它?
存钱,就是日常把暂时不用的钱积累起来。积累多了,钱放哪里?恐怕很少有人枕着一堆钱睡觉吧?大多数人会放进银行,这样一来,存钱的行为就高大上了不少,用专业点的术语来说,叫做储蓄。看起来文绉绉走的,查阅好多资料,结合实际生活,才弄清储蓄是什么:储蓄是个人或家庭,把钱存到银行的经济活动。城乡居民将暂时不用或结余的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一种存款活动。又称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是信用机构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我国的储蓄原则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居民个人所持有的现金是个人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各种方式强 迫其存入或不让其存入储蓄机构。 同样,居民可根据其需要随时取出部分或全部存款,储蓄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取存款。并要支付相应利息。储户的户名、帐号、金额、期限、地址等均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合法的手续均不能查询储户的存款,储蓄机构必需为储户保密。
储蓄作为一项信贷资金来源,通过聚少成多、变消费为积累,用来增加生产建设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和结构的调整,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加速和规模扩大。 储存作为货币的信用回笼手段,可以推迟部分购买力的实现。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能够引导消费,有利于居民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关于储蓄的作用,中国经济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储蓄作为一种存款,它的增加只不过是流通中货币的减少,没有改变信贷资金来源,而贷款等于存款加流通中货币(发行货币),所以,储蓄实质上没有积聚建设资金的作用。
我们了解了关于存钱的专业性含义,再加上日常生活中那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们个人存钱,无论是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还是无意之中让个人和家庭的存钱升华到储蓄那样的专业高度,都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国家经济发展了,我们个人工作也会好起来,收入也会增加,这样一来,也可以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了。如果手头的钱入不敷出,或者月光族,恐怕即使一时潇洒享受,看似生活质量还可以,实际上难以持续,长期看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遇到急事、生病或者“新冠黑天鹅”这样的事件,怎么办?这次新冠疫情,多少人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关键时候,存款显得异常重要,甚至决定生死存亡。
当然,如果手头宽裕,适当的存钱同时也适当的提高生活质量,是可以齐头并进的,毕竟,葛朗台守财奴式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就个人来说,人没了,钱还在,有多少人愿意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么:我想反问编辑,沒钱又如何去提高生活质量??是空想还梦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应该先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过好自己的日子,然后再考虑存钱的问题,勒着肚子存钱不合适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今的社会应该努力赚钱,赚钱了之后先提高自己的生活。养生与健康,或者改善孩子的教育,创造更好的教育资源,因为如果把钱一直存着。家人的生活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孩子的教育错过了,而存着的钱也贬值了。这样算下来就不划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被封在家两个多月,钱没了,人还活着!
活着就好,生存第一!
以前纠结的,房子,车子,旅游,度假等等都是吃饱了撑的;
以前争吵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都是没事闲的;
以前在意的,工作,职务,奖金,晋升都是无病呻吟;
此时才明白,中国老祖宗们的至理名言:吃不穷,喝不穷,计划不到才会穷。
那些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贷款一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别说还贷款了,连饭都吃不上啦,囊中羞涩。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中国人不再烧包,终于明白,什么叫家中有粮,做事不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