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俞敏洪称不少老师没能力教好学生,知识面很狭窄,你赞同吗?
老师,教师,学生俞敏洪称不少老师没能力教好学生,知识面很狭窄,你赞同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言之有理!不爱看书最爱手机!工作之余捧在手心里的只有手机!让学生读课外读物!老师每天除了上的那几节课!剩余时间自己却是在玩手机!老师不博览群书哪来的博学?以后学校规定老师每年要有绝对读书种类和数量!增加知识面!不然中国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不爱读书就爱手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俞敏洪所说“有很多中小老师,一辈子都教那点东西,知识面很狭窄,不断重复不断重复。”这是很多中小学老师的现实状况。
朋友是一线城市初中老师,和她聊了这个问题。
她说确实如此,在教材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带同一年级的课程,往往在第一次备课时会投入很多精力准备教案,而在第二次第三次之后,就常常会重复之前的教案内容,懒得再重新备课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时间、精力有限。
现在中小学老师在教学之外的工作量越来越庞大。
比如,学校、区级的各种活动;教育系统内的通知更是每天的家常便饭,需要传达到每位同学和家长;学校内部的会以;教师内部培训等等。
这些几乎占掉了老师们大多数工作日时间。
所以,就会出现很多老师常年加班到晚上7、8点,第二天一早7点多又要到校。
工作时间超负荷、工作量超负荷。长期下来,老师能够投入教学的精力必然受到影响。
普遍的职业倦怠。
另一个同学在北大读心理学硕士期间,曾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关于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调查发现,小学教师们的职业倦怠一点都不会少,和我们身处职场中的人们一样一样的。
往往在一届学生教过之后开始出现,也就是从业6年后。
这也应合了上面提到的初次备课热情高涨,再次重复同一课程时,就没有重新备课的热情了。
对于老师们来说,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
而职业最大的价值是用劳动换取收入。
这听起来有点很教师岗位的光环不符,但老师也是要过真真实实的生活,经历柴米油盐洗礼的。
在这之外,有多少老师可以把职业变身终身热爱的行业呢?
每个行业,都有高中低不同等级的从业者
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对所在领域的投入度、热爱度和持久度。
每个行业的成功都市经历逐年累月的点滴经验积累,多年后才成就了行业内顶尖的从业者。
教师行业尤其如此。
教师所教授的并不仅仅是书本字词间的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字词和书本,看到对文化、对文明、对社会的理解,或者仅仅对学习这件事本身的理解。
面向未来的教育能力
这需要老师具有开阔的视野,穿越眼前的现状而看到未来。
这些能力不是围绕书本内容就可以构建的,需要阅读,大量的、高品质的阅读和思考。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俞敏洪所说也是有道理的。
当然,并不是说教育仅仅是老师的事,现在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家庭和学校合力共创的一件事。
老师需要不断学习,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才具备引导孩子走向未来的能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赞同啊。你说的应该是俞洪敏直播的内容,俞洪敏还说过:
第二个很重要的东西,一定要阅读。
我对中国人读书这件事情无比失望,我反复讲犹太人每年读65本书,中国人只读5本书,后来我发现,连这个5本书的数据统计都是假的,这个数据把中小学教科书、课外辅导材料都统计进去了,平均每一个中小学生有20本以上的辅导材料和教科书,意味着成人是不读书的。有一次我对2600个中小学老师讲课,让读过除了教科书以外5本以上书的人举手,结果只举起来了20双手,中国的中小学老师都不读书,我们又怎么希望我们的学生读书?
你看看,俞敏洪的话里哪个地方有问题吗?我看不出来。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教师,老师不读书的现象发展到今天已经是老师没有读书的能力了,不读书自然年没有能力带出读书的学生,自然也会知识面窄,不读书自己本身涵养自然不足,教不好学生是很正常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只有中书协的专家们、专业书家凭职业水准去衡量那些教学老师们的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你校长的事,跟老师没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