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天总能看到鸟儿在树梢上,晚上就几乎看不到了,它们是上哪儿去了?
鸟儿,晚上,去了白天总能看到鸟儿在树梢上,晚上就几乎看不到了,它们是上哪儿去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睡觉去了。这问题问得幼稚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用非到晚上,黄昏时候它们就回巢了。而且各有各的巢,不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似乎除了猫头鹰(鸮)之外,很少有鸟类晚上出来活动的,因为绝大多数鸟类是夜盲,也就是说,看不见东西的。
农村养鸡的人家就知道了,晚上鸡回窝,打开鸡舍的门,可以随便抓鸡,这些鸡只会挪动身子躲避,不会乱跑,因为它们什么都看不见。
麻雀也是如此,小时候,拿着电筒到屋后的榆树下,向上照看,如果发现有麻雀,用竹竿捅一下,它们就会掉下来,同样是因为它们晚上看不到东西,不方便起飞。我们家的猫,有时候晚上也会上树抓住麻雀的。
像燕子、大雁、天鹅之类的候鸟,也是白天忙碌,晚上休息,只有在迁徙的时候,有时候会选择晚上飞行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天敌都睡觉去了,比较安全。
这是鸟类进化的结果,它们的活跃时间是白天,可以到田间地头寻找昆虫、草籽、水果什么的,晚上归巢,呼呼大睡,养精蓄锐,毕竟它们个头娇小,飞行需要耗费大量能量,一个晚上下来,恢复肌肉的能量补充。
现在人们对捕鸟不怎么感兴趣了,小时候,粮食紧张年代,大人们晚上是会抓麻雀的,用来补充包裹的蛋白质,本地人称为“十全大补”,实际上是那个年代肉食比较少的缘故,不到二两重的麻雀,能有多少营养呢?人们只看到麻雀冬天吃谷子,可是在春夏季节,麻雀也是捕虫好手。
爱护飞鸟,人人有责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鸟类白天站在高处一般有两个意义,便于发现猎物或周围情况,起观察警戒作用;二是吸引和招呼同类,彰显自己的方位。而鸟类的视觉细胞在晚上黑暗的环境中基本都是睁眼瞎(猫头鹰除外,猫头鹰白天看不清东西,只有之在昏暗环境中才能发挥视觉功能),所以一到傍晚鸟儿都会归入密林隐藏身形,并且聚集在一起度过漫漫长夜,这样可以起互相警戒作用,降低黑夜带来的危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鸟儿的习性不同,有的在鸟窝里,有的在树枝上或者电线上,也有的在洞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凌晨两点街上,路上人也少了,他们上哪儿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天你在单位上班或在外工作,晚上是否回家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家了!就是回自己的鸟巢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