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最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想问你如何评价崇祯呢?
崇祯,皇帝,明朝最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想问你如何评价崇祯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最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想问你如何评价崇祯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祯皇帝最后一位汉人皇帝,天启七年八月崇祯接任帝位,崇祯接任皇位只有17岁,一个17岁的孩子接过一个处于内忧外患,文官把持朝政的国家即使崇祯帝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精力也是斗不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其在位励精图治,复兴明室也是于事无补,一个东林党就足以把崇祯皇帝彻底孤立成为孤家寡人。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崇祯元年全国性大饥荒,人民本就食不果腹,这下彻底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在自己焦头烂额的时候听信谗言杀了袁崇焕,失去了自己真正可以赖以依靠的臂膀,从此再无将领可以抵抗金兵和起义军。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命后宫嫔妃自杀,并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女儿,最后与太监王承恩逃至煤山自缢而亡。
崇祯帝比起高宗已是强太多了,虽然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也算得上兢兢业业可惜这条破船已经不是努力就能堵得住窟窿了。
就凭 崇祯帝最后一条诏书:任贼碎裂朕尸,但别伤我百姓,这一点来看崇祯帝还是值得尊敬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祯此人,有决心,少耐心。
相较于前朝其兄以魏忠贤为屏障,与朝臣进行政治斗争,争取皇权,崇祯无疑是无判断的。轻信了东林党人的谗言,去除了可以制衡东林党的阉党,自毁一臂,这是崇祯在政治上的最大失误。
其次在军事上,崇祯的最大失误便是坚持了辽东战略,若依崇祯初辽东巡抚王化贞所言,放弃辽东,只守山海关,无疑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最正确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减少庞大的财政支出,也可以均衡军事防布,使明朝拥有策防农民军的势力。
最后便在战略上,崇祯选择了两线作战,其实崇祯明明可以与满清讲和,以平叛农民军,但是讲和之事败露,崇祯为了面子不得不选择继续和满清交战,使大明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境遇。
虽然崇祯有以上失误,但是其初心仍然是想守住祖宗的基业,想治好大明,但是明朝积重难返,纵然崇祯有永乐之才,怕也难以维持,这不对一个人的成败,这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国家的兴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眼高手低,无人君之城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崇祯不是昏君,明朝确实亡于崇祯之手。但是纵观当时的情况。崇祯接过的是被前几位皇帝统治的要垮掉的江山。他的兄长因为喜好木匠活。致使魏忠贤权倾朝野。民不聊生。崇祯一上台就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而当时明朝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他是治理国家的大才,从各种能力和手段来说,都够得上是称职的帝王,但他生不逢时,一即位就处在内外交困,智穷力索之时。整个皇朝由于几代的积弱难返,已造成山将崩溃,海将倾泻之势,那已绝非是一已之力所能挽回。据史书说。崇祯20岁就白了头发。眼角有鱼尾纹。他的一生都在勤勉的工作。为国家而奋斗。奈何终究无力回天。他确实是杀了袁崇焕。但是皇帝都有犯错的时候。看待崇祯要从双面角度去看,他有犯错误的时候,但他并不是一个昏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好女色
铲除阉党
勤政
我对崇祯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他十分勤劳,据说是最勤劳的皇帝了。
然后他还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比如说编修《崇祯历书》。
至于多次颁布“罪己诏”这东西,我不敢妄言,暂时归为可取之处吧。
至少看来他真的想做一位好皇帝,或者当时的大明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时明朝的财政从万历晚期就已经严重畸形,农村地主占据了大部分的土地,税款却少纳甚至不纳。贫农要缴纳多于正常标准几倍的税款
但受文官利益集团的牵制,开源节流都难做到。想要开源,在江南的鱼米之乡的商税收起来极为困难,从地主嘴里抢出一口饭吃更是艰难,所以只有加派,只有征三饷。贫民阶层的负担本就已经让人窒息,加派以后的情况可想而知。
而且天灾频发,谁都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大明末期是个死局,而崇祯对所有人都不信任,猜忌。导致后来到了朝廷和他的对立越来越严重。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政治经验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陌生人你好啊,我是一名躁郁症患者,我现在啊,有点抑郁+狂躁发作,你能不能随便给我留下一句话,有何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