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餐饮人复工没?复工之后怎么样?
疫情,餐饮,都是餐饮人复工没?复工之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大型餐饮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比如西贝获得银行4.3亿授信,海底捞更是获得银行21亿元的贷款授信,大企业尚且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难题,渡过难关。那么,千千万万的小餐饮企业该何去何从,银行自然不会贷款给这些小餐饮店,该怎么办呢?
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小企业会面临倒闭。当然也有好消息,随着全国各地企业的开工复工,大量人员返岗,餐饮企业可能会迎来恢复的拐点,这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黎明的曙光就在前方了,不会等太久。
餐饮老板们都盼着三月、四月餐饮能迎来报复性增长,准备大干一场,弥补一、二月份的巨额亏损。
但现实却给了一记当头闷棍,复工成本上升,客流量少,营业额锐减,盆盆冷水泼下梦中惊醒后才明白:
原来此刻,餐饮人还没有熬到日出东方,而是走进了黎明前最黑暗难熬的时期。
02
餐饮业开业后的难处
一、开业一人一桌、餐桌间隔一米以上
国内的疫情虽然连续走低甚至部分地区归零,但还没有真正结束,境外输入防疫情况依然严峻,各地餐饮虽然陆续复工,但都遵循着“防疫第一,复工第二”的准则。
为了防范疫情,即使是复工,餐馆也全力配合,遵循各地出台的政策要求。原本气氛high爆的大锅饭,硬是被吃出了豪华的单人单桌餐。
这也就是说,一家店曾经巅峰时刻接待客人的量是爆满的,但是如今最多也只能接收全店三分之一的客流量。
1、餐桌间距一米以上,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
多地餐饮实行餐桌间距不小于1米,一人一桌,选择安全的“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助”就餐形式等。
“近两天才刚刚允许堂食,都是分散就坐,原本能同时容纳90多人,现在只能接待20来个人。”琴岛顺天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侯峻说。
餐桌和就餐人员数量受限,这就意味着,即使复工以后,来餐厅的顾客很多,餐厅也是容量有限,每天的营业额也只能是原来一半儿甚至更少。
2、每桌接待后需进行消毒,至少10分钟后接待下一位顾客
石家庄、合肥、海口等多地餐厅实行严苛的消毒防疫程序,餐厅入口处均设置了“消毒站”,免洗消毒凝胶、消毒酒精、测温枪等一应俱全。
顾客进店用餐要进行扫码登记、鞋底消毒、测体温等,餐厅内实行隔桌用餐。而且,在店内环境方面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客人离开后,服务员将进行清洗消毒,10分钟后安排下一批顾客。
对于餐饮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翻台率是营收的关键,10分钟加上消毒以后味道留存,前前后后一桌客人就多浪费近20分钟,翻台率也随之降低。
3、防疫推行分餐制,三口之家“一人一桌”吃火锅
随着越来越多餐馆复市,为了防范疫情,导致很多适合聚餐品类属性的餐厅也不得不实行分餐制,如火锅、烤肉等品类顾客就餐也要一人一桌。
比如上海有一家火锅店,接待一家三口来吃火锅,一份锅底餐厅要准备三个锅,一人一桌。原本是“辣味+花椒鸡汤”,此时分为三个锅,就是“辣味+清水”“花椒鸡汤+清水”“花椒鸡汤+清水”,但仍然是一份的原价。
对于这样繁琐复杂的程序,餐厅员工要花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餐厅在效率上也降低很多,顾客体验感也不是很好,但是为了防范疫情,这些又是必须之举。
二、房租要交、工资要发、货款要结,开业后反倒更亏
不管是北上广,还是三四线的小县城,不管是商场店还是街边社区店,快餐还是正餐,各地已经开业的餐厅大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餐厅虽然门开了,但堂食+外卖的营收,还不抵房租、人工等成本,都成了“赔本赚吆喝”。
1、“二月份房东给免了组,三月份到期又要交租了”
疫情最初,很多中国好房东为餐饮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免租一个月,但是三月份随着餐饮复工的到来,这些优势条件渐渐没了,该交的房租还是要到期缴纳,无形中压力又是与日俱增。
“二月份因为免租暂时能喘口气,但是三月马上都快过完了,房租还是要交的,现金流吃紧,真的没有钱啊”西安卖肉夹馍的张吉说。
2、“开工后,25个员工的工资就能压垮我”
周老板在深圳布吉做海鲜,门店堂食做了五天,来店里吃饭的人比员工还少,店里总共有25个人员,现在来店里复工的都是平时的精英人员,剩下15个还在老家待着,不管店里生意如何,待着的和上班的都要发工资。
“现在本来招个员工就难,如果把部分回不来的辞掉,开工后去哪里找,再算上磨合期还不如都保留。而就像我这个店,你需要安排一个人专门帮顾客测量体温,一个人传菜,两个人负责前厅,两个厨师,两个杂工,前厅一个保洁阿姨,后厨一个洗碗阿姨!这还是现在恢复堂食初期,否则你的服务,你的卫生,你厨房的出餐速度就会跟不上。”周老板说。
前前后后算下来,在现在现金流吃紧的状态下,很多餐厅工资和房租就能压垮一个企业。
3、“3月份,还要结算1、2月份150万的货款”
餐饮行业有个特色,供应商比较固定,大家会约定,餐厅先拿到货,下个月再付钱。
“1月、2月为了春节年夜饭黄金段,年前大量备货,3月货款到期了,要付供应商,也就是要结算1月、2月,两个月的货款大约150万元,现在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个小数目。”江苏兴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板顾明说。
随着复工,食材供应也日益增加,无论是年前欠下的供应商货款,还是现如今新购进的食材,处处都需要钱。欠着不给也不行,上下游都是关联影响,谁都不容易。
餐厅现金流不足,处处在花钱,账上没有钱怎么开店,大中型餐企靠贷款都难熬,小餐企可想而知,只能面临关店。
三、顾客腰包瘪了,
还不敢出门,餐厅员工比顾客多
行业虽然“解冻”了,但食客是“慢热”的。
据统计,全国很多已经恢复堂食的门店,不仅没有迎来所谓的报复性消费,甚至很多店的客流量只有正常情况下的十分之一。
顾客口袋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没钱下馆子;疫情还没结束,恐慌心理还在,也不敢下馆子。直接导致餐厅客流量减少,复工后餐厅都开着,但是没人进来吃饭,还是赔本赚吆喝。
1、“疫情俩月没发工资,以前一周天天下馆子,现在一次都奢侈”
我国中小企业复工率虽然有70%,但是根据招聘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当前复工大部分高管和人员工资比同期下调30%,大部分普通人有房贷车贷压力,在1、2月份没收入的情况下,已经囊中羞涩了。
根据胜加品牌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64.6%的参与者疫后会考虑减少消费支出,其中36.64%的参与者表示会减少外出就餐。
(数据图来自胜加品牌咨询)
“作为单身一族基本以前天天下馆子,赚的都花在吃上,很少在家做,但是疫情下,两个月没发工资,刚交完合租的租金,现在上班天天带盒饭,下馆子太奢侈了,没钱啊”白领张鑫说。
这次疫情之下,一方面工资收入缩水,对于80后90后来说,房贷车贷就让自己成了月光族,腰包憋了,消费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在家呆了快两个月了,很多人都被迫养成了“低欲望”的消费习惯,渐渐发现以前觉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必须。
上一篇:这样户型怎样设计完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