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网络直播,感知不到孩子的吸收效果,老师有哪些措施呢?
学生,作业,线上网络直播,感知不到孩子的吸收效果,老师有哪些措施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网络直播,感知不到孩子的吸收效果,老师有哪些措施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由于疫情的影响,延期开学对学生的正常学习造成极大的影响。于是我们学校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因为授课采用的是直播,感知不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如何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成为线上教学实施的热点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现将我在线上教学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1.钉钉直播和班级微信群紧密结合。在线上教学中,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选择钉钉直播作为线上教学的平台进行课堂教学。一堂课上完,通过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没有掌握的内容,可以通过直播回放继续学习,直到听懂为。作业批改以微信群为主,出现的问题通过微信和家长,学生沟通,共同解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严格规范作息时间。指导学生和家长制订作息时间表,营造学习氛围,规范学生作息,严格把控时间。根据学校的课表丰富课表内容,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增加课间健身操、眼保健操、音乐、绘画、书法、手工制作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的线上学习要劳逸结合,使学生居家也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3.课前预习内容要明确。教师要提前明确课前预习内容,标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预习步骤,通过微信群发给学生,使学生预习有方向、有目标、把自己预习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的时候请教老师。
4课件制作少而精。因为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我在线上授课时采用微视频授课的方式。视频讲授内容少而精,视频形式活泼有趣。录制微视频时声音清晰,语速适中,中间给学生留有互动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学的轻松,学的开心。
5.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根据学习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作学案。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目标,任务目标中的题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题;二是能力题;三是拓展提升题。以便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教与学有梯度,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答疑解惑互动交流。利用微信群和钉钉直播进行答疑解惑。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7.作业设计注重趣味性。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布置作业,要具有针对性与趣味性,再根据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反馈,巩固学习效果。作业布置注重形式多样性,并布置相应的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8.小组合做学习。建立线上学习合作小组,分别建群,每日作业发到小组群里,小组内组员轮流检查作业,再集中反馈到大群里,并及时进行小组评价,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价机制,如每日评选小组日冠军、小组周冠军的形式,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轻家长的负担。
9,根据学习内容,分设学习小目标。结合学科特点,把听,说,读写,练,画结合起来,避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在练习和复习课中适当渗透新的知识点,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10,做好知识的检测。一周的学习结束后,根据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检测,题目不易过难,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生能力的提升。对集体性的没有掌握和吸收的知识,单独进行辅导。对进步快的学生要激励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永远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每个孩子的资质和天赋不同,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也不同,我们要相信孩子,给他们绽放的时间,静待花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网络直播课程中有效感知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有效感知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提高网络直播课程效益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点之一。
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的优势,实现多方式的即时互动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网络直播平台提供的优势之一是即时性,包括即时性的教师教学呈现和学生学习呈现,这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的。教师在网络直播中要很好地利用其优势,实现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的感知、了解、监控、促进、改善和强化。
方式一:直播课程中的“连麦”。连麦是直播中主播与直播间其他成员间通过麦克随时进行语音交流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主动权多在主播。
教师可以在直播课程中,于知识点认知和运用的关键环节,多次与多位学生连麦,形成主发言人与响应者、参与者与学习群体之间的多层级分享、交流与沟通。这样做主要有3个作用:1、通过直播课程中“连麦”习惯的形成,便于教师于教学关键环节有效感知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状态,起到一定的提醒、督促和监控的作用;2、形成针对教学和学习重点、难点的“连麦”,实现教师对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引导,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发掘学生网络学习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改善和强化学习效果;3、形成课中适时适度的多次、多层、不同目的的“连麦”,能保障学习进程中有效互动,实现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是保障学生网络直播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式。
当然,“连麦”的使用要符合两个原则:第一,教师要本着对学习个体和学习群体的了解,适时适度使用;第二,教师要本着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深刻理解,有目的使用。
方式二:直播课程中的“点名”。点名是直播中主播随时通过麦克或讨论区(评论区),提示全体或个别学生做学习反馈,促使其以语言或文字做出响应或回应。这种方式的设计和实施权在主播。
具体是以设置课中响应点的方式来实现:第一,针对关键问题、关键进度、关键学习行为的响应点是直播课中必不可少的。如:“大家跟上学习进度了吗?有没有没完成的?跟上的、完成的在评论区回应“OK”,有问题的提出来。”此时依据学生回应的快慢、数量和内容,教师不仅可以大致判断学生是否跟上学习进度或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收集学生学习中问题以便做出教学调整和必要指导,更能有针对性的关注需要特别照顾学生的反应以促使其持续关注学习。第二,针对关键的学生发言,需设置群体反馈性的响应点。如:“你觉得他的答案(或意见)怎么样?同意的回应“OK”,特别赞同或觉得精彩的点赞,不同意的“举手”,老师安排你连麦发言。”这种响应点的设置能促进学习主动性,促进学习交流,引导学生的深度沟通和再思考,更能活跃氛围,提高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