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菌类如何培育?
菌丝,蘑菇,孢子菌类如何培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平菇的栽培
1.1 解开菌包扎带,开口直径1~2厘米,向里面喷点水(存点积水,只要积水没有干,就不要再喷水),要平放在半阴暗、潮湿、通风的地方,不要让阳光直射,适应温度-40~40度(可室内栽培,最适宜温度5--32度之间),当袋口出现小菇蕾再完全打开打开袋口;
1.2 用湿毛巾或餐巾纸覆盖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纸喷水,保持透气湿润,也可以在菌包袋口处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内壁喷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气),菌袋内存水要及时倒出。不能弄坏包装的塑料袋,等几天就会出菇了;
1.3 菌帽直径1厘米以后,要经常对菇喷雾,保持湿润,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长大 菌盖边缘呈现波浪状就可以收获了,采收前 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脚的底部左右旋转摘下。蘑菇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清理干净菇脚,保持高的湿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菇了。
2.鸡腿菇的栽培
2.1 将菌包以后放到阴凉处3天后打开袋口,往菌包内盖一层1~3cm左右的花盆土或菜园土即可,覆土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准。再在菌包袋口处盖报纸或是湿布,也可以在菌包袋口处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内壁喷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气),放在比较阴暗、潮湿、通气的地方,等待出菇;
2.2 一到两个星期以后,可见泥土里长满白色的菌丝,并形成行大量的白点状菇蕾,鸡腿菇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适应温度-40-40度(可室内栽培,最适宜温度为10至28度),出菇阶段如果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菇蕾容易产生;
2.3盆栽鸡腿菇:把菌包的塑料袋撕开,取出菌种掰成2,3块(根据盆子的大小尽量掰大些,如果盆子足够大的话,把整块放下去就更好),填满土,浇透水一次,然后覆土2-3厘米,保持湿润,放在比较阴暗,湿度高,通风的地方,等待出菇;
2.4 菜园栽培:把菌包的塑料袋撕开,按上述方法埋在田间,浇透水一次,然后覆土2-3厘米,保持湿润,营造阴暗,湿度高,通风的环境,若温度适宜大概在15天左右,也会有惊喜。若温度太低或太高,等到春秋天,也会照常岀菇;
2.5 鸡腿菇长到8成熟即可采收,长到高8--12厘米、菌盖直径2-3厘米菌盖与菌环分离前是最佳采收期,如不及时采收就会开伞,所以在开伞前一定要及时采摘,采摘后,可以再次岀菇,往复循环。
蘑菇常见问题分析:
(1)不现蕾——发生原因:①菌种不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如下:
1 食用菌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芽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的2-5倍,孢子沿长轴方向生长,内部出现空泡。
2 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3 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4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营养生活进行到一定时期时,菌类植物就开始转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即子实体(fruitingbody)。以菌类植物中的真菌门为例,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的无性孢子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
1.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它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通常直接由菌丝分化产生无性孢子。常见的无性孢子有三种类型:
⑴游动孢子(zoospore):形成于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内。游动孢子囊由菌丝或孢囊梗顶端膨大而成。游动孢子无细胞壁,具1—2根鞭毛,释放后能在水中游动。
各种菌类
⑵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形成于孢囊孢子囊(sporangium)内。孢子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孢囊孢子有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随风飞散。
⑶分生孢子(conidium)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泡子梗(conidiophore)上,顶生、侧生或串生,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或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从袍子梗上脱落。有些菌类植物的分生抱子和分生孢子梗还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袍子果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近球形的具孔口的分生抱子器(pycnidium)和杯状或盘状的分生孢子盘(acervulus)。
2.有性生殖
菌类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性细胞结合后细胞核产生减数分裂产生袍子的繁殖方式。多数菌类植物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配子囊(gametangium),通过雌、雄配于囊结合形成有性泡子。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质配,即经过两个性细胞的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合并在同一细胞中,形成双核期(N+N)。第二阶段是核配,就是在融合的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第三阶段是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从而回到原来的单倍体阶段。经过有性生殖,菌类植物可产生四种类型的有性孢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