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
农村,都是,现在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近百年来,我国的风俗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社会的变化不无相关。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随着政权交替、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政治运动的影响,春节习俗的变迁尤为剧烈。
例如,建国初期的春节的习俗与解放前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可以将这短时期看作一个重要的定位轴:在这之前,当地春节习俗千百年来没发生多大改变。人们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要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要对亲戚、邻友给以节日的慰问,以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对一年来的家庭事、个人事都要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更有进步,家业更加兴旺。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显著,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虽然国家恢复了过年的传统文化活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政策影响,使得当地经济、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一:“办年货”更多意味着商家发财机会的到来。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可以在商店里买到,因此省去了“忙年”的许多麻烦。商品的极大丰富方便了生活,满足了食欲,却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忙年”时老少同乐的喜庆和兴致;此外,由于商品标准化的特性,各地各家的“年货”的口味都大致相同,地方特色迅速消失很多。每年依然有贴春联、挂福字的习俗,但近年来,以前贴年画、门神、挂台历的习俗基本消失。针对挂台历的家庭越来越少,可能和看日历的途径增多(通过手机、电脑等)有关。很多家庭在腊八节不再煮腊八粥,不再忙里忙外扫尘,不再用毛笔写春联,不再亲手置办年货;也没有对过年吃的热烈企盼,小孩也不必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
之二: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受到现代娱乐方式冲击渐渐衰落。大年三十下午在家里祭拜祖先,烧香缅怀祖先。以前还会专门去坟头祭拜祖先。但近年来这种风俗衰减。除夕夜合家聊天、长辈传家谱的惯例如今已被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所代替,人们吃完年夜饭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家族内文化传承活动的机会变得很少。人们感慨,现在不讲传统礼节、家族传统,这些习惯也越来越淡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呢?农村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风俗习惯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迁。作为一名农村八零后,对这个深有体会。下面就日常的吃穿住行还有婚嫁丧葬方面浅谈一下。
以前吃饭大多数都是端着碗站街上或者蹲门口,一群人边吃边闲聊。以前农村穷没什么消遣娱乐,人聚在一起聊的都是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小孩子聚在一起,都是玩弹珠、跳房子、跳皮筋之类的游戏。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基本上在家吃完饭,然后就在村里建的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孩子们打篮球、玩滑板、穿溜冰鞋来回跑的都有。
以前农村穿的衣服要么是跑城里买,要么就是去裁缝铺定做。我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儿,还有很多人穿定做的衣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人穿衣服都是到商场买最时髦最新款的,裁缝铺就做一些换拉链、裁裤边、改大小等等修补衣服的工作了。
以前农村住的土胚房,出门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我记得小时候每个人都有一双胶鞋,它就是下雨天泥泞道路的标配,现在住的是楼房,出门都是水泥路,即使下雨也很少人穿胶鞋了。以前出行方式都是走路或者自行车,现在出门走亲访友用轿车已经变成日常操作。因为以前各种不便,农村人很少去县城,现在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
以前农村平常人结婚,几乎没有婚纱照这回事的,婚礼也特别简单,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酒席,新娘穿个红衣服,新郎一身西装,找村里大爷喊几声,拜了天地就算礼成了。现在订婚也得叫上亲朋好友办场订婚宴,买订婚戒指,结婚还有彩礼、婚纱照、买结婚戒指,婚礼要找婚庆公司定制,礼服要备好几套,办一场婚礼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
以前农村办丧事,下葬头天晚上大多有办一场歌舞的陈规陋习,甚至还有跳脱衣舞的,可以说是极其低俗了。下葬当天都是在家办酒席,边吃边看表演,吃完饭就各回各家了。现在已经摒弃这种恶俗了,表演已经没人看了,下葬都是安排在专门的公墓,完事儿了在饭店聚餐。
农村近几十年随着生活水平的变化,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也有了各种改变。其实除了以上的变化,最大的体会是年味越来越淡了。以前过年都燃放烟花爆竹,男女老少逛庙会,现在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庙会也取消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人心,人们也开启了云拜年,小孩子也大多窝家里玩吃鸡和王者荣耀。时代在发展的同时,一些东西也跟着缺失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您的这个问题,我其实还挺不好回答的,因为我才25岁但最近这些年我看到的变化还是挺大的,还是想聊一聊的。
1.原来小的时候过年,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等春晚,十二点放烟花,而现在都是年轻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播放着春晚,确谁都不会看,团圆只表现在嘴上,真正在家的谁都想出去嗨!小时候串亲戚都是一大家子人都去,现在长大了年轻人谁都不去。总觉得没有共同语言。
2.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过去走在哪都是随手乱扔垃圾,因为农村没人管,也没有专职人员扫街道,所以那时候的卫生环境跟差。而现在村里修了路,政府禁止人们乱扔垃圾,百姓的自觉性很好,都很配合,而对于我,感觉走在路上扔垃圾都是在犯罪。
3.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我父母那个年代的人在我小时候,他们是节俭的,赶上了没有饭吃的年代,他们省吃省穿,很久才会去一趟小卖部,还是买的必需品,那时候零食成为了他们的奢侈。却也要给孩子开开荤。而现在老人们也试图向城市里的人一样,逛逛超市,买买蔬菜,买买肉,买买点心,偶尔买件喜欢的衣服。倒也不会觉得心疼,他们逐渐学会了享受。这点我是很欣慰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