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
农村,都是,现在农村近30年来有哪些风俗习惯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生态重建中的若干问题。仅以林业为例,国家实施的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六大工程,还有难以尽数的各种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障农业生产条件和全社会居民生活的重要条件。这些都涉及到国家的巨量投入,有的是国家补助,林农管护,从而构成了复杂的权属关系。没有林农的收益,就没有生态保护,没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就没有林农的收益保障。究竟该有一套什么样的制度设计为好?
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多,说不完,知乎答题也不能写得太长。就上述三个问题而言,就已经很难很难了。而现在国家要考虑稳定,要解决当前急需,出台的不少新政策,在当前来说,是必要的,对今后的改革来说,又会形成新的障碍。比如,对现在土地承包权的固化,必然会大大增加土地流转的成本,种粮补贴等惠农政策,已经具有刚性特征,而且未必是真正种粮的农民才得,今后该如何变动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如过年,走亲戚,以前住在农村多,去亲戚家都是结伴而行行好玩,现在随时都是玩手机,也感觉不到以前的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80后,也经历过这30年来一些改变。小时候最想过春节过春节的时候可以给长辈拜年。还可以拿压岁钱。还可以去买一些烟花炮竹。现在的小朋友,都不见有什么拜年呢?只顾着玩他的玩具。也没有问你要压岁钱拜年什么的。感觉现在过年和以前过年。差距好远,没有小时候过年的味道了。还有以前喝喜酒的时候,要等人一起坐下完才可以开吃,但是要夹菜的时候要叫大家一起夹,来了夹个猪肉,来了夹个鸭肉。叫夹猪肉的时候不能夹鸭肉哦!要被长辈说的喔!还有很多改变,现在的小朋友,叫他吃菜他都不理你了,不合他胃口了,他都不想吃。我还看到有一些奶奶他们,端着一个碗追着几条街喂,现在的小朋友真是太幸福了!国家越来越富裕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很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提这个问题的仁兄一定是带着感慨来的,近三十年农村风俗的变化和变化速度,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前所未有的。风俗就是人情,是人与人之间共事交流,以及礼节和规矩。随着物质经济和机械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往农村在群体相互照应的小型社会秩序,好像被瞬间打破,逐渐消失。
那么,对于风俗的改变,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发展是阻止不了的,无法回去的。
就拿丧葬来说,抬棺材是对亡者的尊重,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仪式。但终于被机动车和吊车的效率和成本换算所替代。有钱人家或许还会花重金用抬的方式,不可否认的是,逐渐形成有人肯干但无人会干的状态。
长着坐席位置的风俗,因为方桌变为圆桌变的无踪无影。中堂的设计也被毫无现代感而淘汰。
改变的几乎是所以的种种,毫无保留的地步,即便是一息尚存也是化石级别的,具有回忆性质的。
指的一提的事,风俗的改变其实与习惯无关,究其缘由却是人对方向的盲从。旧的不都是落后的,新的不都是先进的。当我们所做的是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改进更新,才是新风。当无休止的打破推翻却不树立任何风气时,是会沦落为如同城市化一般的毫无风俗可言,是风俗的消亡,而不只是改变这么简单的问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二闷,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88年生人,今年32周岁,正好见证了这30年来的风俗习惯变迁,今天讲两个具有代表性:
1、过年 小时候的过年,那叫一个幸福,穿新衣、吃零食,玩到昏天暗地父母也不会训斥,所有在外的人们都要回来,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大家吃一顿团圆饭,讲讲一年的收获来年的计划,好不热闹;现在的过年,真是无聊,有的干脆因为工作忙不回家过年,在一起吃个饭吧,一人抱这个手机,各玩各的,一点过年的气氛没有。
2、婚丧嫁娶 原来的婚丧嫁娶是一家有事,一个村的人都会去帮忙,写对联、洗菜、切菜准备当天宴请宾客的一切,礼钱也是大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象征性的给主家一定的礼钱;现在情况大不一样,酒席一条龙服务,去帮忙的人不是喝酒就是打牌,礼钱更是变成农民的一种负担,太高了一些人直呼吃不起,大操大办成风,一些人甚至借着钱风光。
以上两个地方比较典型,希望可以帮到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