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怎样教育他读书学习?
孩子,孙子,爷爷奶奶农村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怎样教育他读书学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好了,这就是我对“农村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怎样教育他读书学习?”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教育有限,能保证生活质量的提高就不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教育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爷爷奶奶那代人基本都没有读过什么书根本辅导不了孩子而且有的老人比较溺爱孩子根本管不住孩子更不用说了学习了,就拿我侄子说因为今年的疫情比较严重一时半会待在老家出不去学校又要上网课然后只能叫我爸妈下载上网课的软件,虽然我爸妈拿的也是智能手机但是因为年级大了而且不是很会玩他们只刷刷视频聊聊天别的基本都不太会教了好久都没有弄懂后面还是别人帮忙弄的,所以说在外面打工再难等到孩子上小学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的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宁愿我们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孩子将来有出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常告诉孩子父母不易,而不是抛弃。常教育孩子自己独立,而不是包办一切。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生存,而不是依赖。当然,农村那些传统的美德一定姚让他传承,这比成绩更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许多农民工朋友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难得回几次家,孩子就留给老人照 顾,教育问题也由老人承担起来。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农村隔代教育。在隔代教育的家庭里,有不少儿童与祖辈,即祖父母、外祖父母关系密 切,甚至有些祖辈与孙子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成了互相间的精神寄托。
这种 祖辈对孙辈超乎对子辈的感情,俗称“隔代亲”。这种“隔代亲”现象对孩子 的教育和成长有许多负面的影响。―、延长儿童“童稚”心理。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注定了祖辈对孙子们 的偏爱,这种偏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溺爱。
“隔代亲”的“亲”字泛滥,爱得过 分,就会阻碍孩子正常心理发育。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有求必应,缺点包 容,错误体谅,使儿童总是摆脱不了“童稚心理”的制约,延缓孩子独立意识和 独立行为的发展。
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二、导致教育的“脱代”。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之前,当时他们 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识面较窄,不可避免地存在落伍现象。在与孙辈农民朋友‘ : ;不可不_99个严 进城务工指南_; !的亲密接触中,他们的世界观无意中会隔代传播,以至增加儿童对新知识、新 事物的接受难度。
再说,老人的思想意识相对陈旧,亦相对固执,做事有时比 较消极,这种思维方式和处事风格会对孙辈产生影响,对孩子接受新的知识 经验还会起负面效应。三、疏远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导致亲子的“隔阂\"。由于祖辈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常常宽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缺点,而父母对孩子都比较严格, 不愿意放纵孩子,这就给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觉得父母不如爷爷奶奶爱自己。
再加上许多农民工朋友长期在外地,对孩子的教育只限于打几个电话,叮嘱 他们好好读书,有的甚至只有几句简单粗暴的训斥,这就更拉大了父母和孩 子的距离,有的甚至导致了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与成才,而且亦有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孩子寄予了他们所有的希望。就像在电影《长江七 号》里演的,父母吃苦挣钱正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条件和环境,让孩子 有一个更美好的将来。但是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农民工家长注意了,挣到了 钱并不等于有了一切,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是要家长多费心关怀,多下工 夫教育。
如果有可能,尽量多回家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谈,了解他的思想状 态,如果实在是没时间,就要多打电话,不要一味地指责教训孩子,要多听他 说,让他向你和你的父母敞开心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正确地引导孩子。
上一篇:发酵后的面团揉不光滑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