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拜年寓意着什么?
新年,长辈,长者拜年寓意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拜年送名片(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到了明代,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6] ,其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7] 。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6] 。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9] 。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6] 。《点石斋画报》中的清朝官府新年团拜图就是清朝官员集体拜年活动的记录[10]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6] ”。此外,清代的贺年片称为“拜帖”。拜帖奉送时,要放人一个精致的锦盒,以表示隆重。这个锦盒叫做“拜盒”。如果登门拜访,主人在前,仆人抱着拜盒在后。那拜盒上系有红缎,显得气派、庄重而又喜庆、热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长带领小辈出门拜年,卑幼者须叩头致礼,称为“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也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通常是一家人去亲戚家串门,带着礼品去亲戚家联络感情。孩子们通常一起玩耍,家长们一起聊天,唠唠家常。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在表达着对长辈师长及亲朋好友的尊敬之心,大家相互拜年增进感情,增进友谊,互相表达美好的祝愿和问候。
拜年还有更为深广的真实义理。何为拜?拜是肢体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心愿的一种形式与方法,当一个人站立的时候姿势最高,拜下去姿势自然就放低了,放低姿势就是在表达自己有真诚、谦虚、恭敬的心,其实拜年是以一种提醒的方式,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新的一年来到了,年龄又增长了一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珍惜人生这留不住的宝贵有限时光,这就是拜年的真实意图与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拜年是亲朋好友相互祝贺新年好运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对长辈抱着感恩之心,祝福健康长寿。是非常有意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望长辈,亲友团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的一年到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拿红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寓意新一年开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寓意又长了一岁,寓意时间又过了一年,寓意人生又有了新的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