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辈总爱说教子女,属于什么心理?
长辈,子女,父母长辈总爱说教子女,属于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有些父母长辈,总喜欢以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之谈,来说教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时代发展如此迅速,有些在理有些已经与社会脱节,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苦口婆心,但他们还是不厌其烦的侃侃而谈,有时候确实令人无奈和不解,大家有什么经历和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理解为舔犊情深吧。这不是一般的所爱之情,而是总爱,那就更深爱一层了。
世上沒有无缘无故的爱。你与长辈有血肉之缘,所以便更爱。但有唠叨,甚至更有爱得深,恨的切也有的呢。也都是母与犊的情。
没有这血肉之缘的牵线,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任它飞再高,别人不会看它一眼。
长辈这说教,对你有金石般的价值源。它可能会象春雨润庄稼,可能会象火害遇雨降,可能会象悬崖喝一声。当然也许可能会有,为洗伤口,本来用清水淌,可能误放了盐淡。但无论言词味道调不当,总是肺腑之言响。
对长辈的所有看不惯,应该展开胸怀笑纳赏,最忌冷水滴入燃火炭,引气浪。长辈言词但有夹泥尘,只应轻轻去拂扬。
我想,你假如能有以上的度量,迎来的,会是一抹明晃晃的阳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问答题。
人受教条武艺高,长辈总会把自己和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为人处世的话语不厌其烦的说教给子女,是处于对子女关心和爱护的心理。
打是亲,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虽然过去打骂和棍棒出孝子的方法不可取,但含嘴里怕化了,放手里怕掉了,过分宠爱孩子也是要不得的。有这么一个故事我讲给大家。
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娇生惯养,小的时候做了坏事爹妈总是护着,到大成了杀人犯,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在他执行前和妈妈见面的时候他向妈提了一个要求,他要求在喝妈的一次奶,妈妈解开怀让他喝奶的时候,他把妈妈的乳头咬了下来,他向妈妈说到他恨妈妈,埋怨妈妈如果在他做第一件坏事的时候说教他而不是护着他,他不会走到今天。
故事讲完了,做孩子的一定要听从长辈对子女的说教,他(她)们是处于一片爱心和关心。教育子女责任重大,欢迎大家的关注与点评[鼓掌][鼓掌][鼓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恨铁不成钢,怕他们走不规之路,从小要教育他们如何作人,从小要作一个有礼貌,懂规距,勤建持家,学习向上,尊老爱幼,困难面前不底头,独立生活,做一个有愿大理想出人头帝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辈常常说教自己,是对子女的关心,关爱和关怀。在老人家的心目中,他们认为做儿女的在他们面前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自己指教,永远需要个人唠叨。
对此,作为小辈,闻之不能烦,听之不能厌,当面不能呛。要抱有一颗虔诚之心,洗耳恭听,点头言是。即使他们所言有误,亦要耐心听之,不得据理力争,让老人家生气。
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长辈的说教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没有恶意,都是为了我们好;何况他们人生经历丰富,个人经验成熟,好多地方可供我们借鉴。
前几天,我就遇到这么一件事:
前期,根据总行安排,我前往安徽、福建检查党建工作;临行前,我把此事和母亲一说,她立即重视起来。
“这可是个大事,人家北京的领导给你安排了活,咱可得给人家干好了。”母亲一顿,又特别嘱咐,“你出去后就别再给我打电话了,先一个心眼地干好活。”
“娘!您就放心吧!我保证做到干活、打电话两不耽误。”我向母亲表态。
“不打就是不打,”母亲语气坚决,“分神了就会耽误事。”
出去一个多月,我圆满完成任务,给母亲报喜后,她好一阵高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长辈总爱说教子女,属于什么心理?我也看了你的自述,我认为你所想的也有不对的地方。首先你父母的悦历比你要多,社会经验比你要丰富。你瞧不起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他们落伍了。可是社会的发展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你的父母也是看着时代的发展走过来的。思想不会落后到什么都不懂的地步。你父母说你,是为你好,让你以后有好日子过,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不变的真理。有些青年人叫月光族,每个月把钱花光不存钱。这次疫情是不是给了你一个教训,以后记住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年青人以后该听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父母不会害你。祝你好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