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样才能消除领导和下属之间的误会?
下属,领导者,自己的怎么样才能消除领导和下属之间的误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身为领导者,要组织员工学习企业文化,体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人文关怀,又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约束自己。领导者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培养凝聚力,共同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领导与员工是上下级关系,做为领导要树立威信,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发号施令,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下班后,要有方式方法与员工沟通,用心聆听他们的心里话,仔细分析,帮他们解决工作中遇见的问题,让人明白你也是个亲和的领导。工作要有方向、目标、有计划。工作安排,要在会议上提出,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到分工责任制。定时检查工作情况,查明不完成工作的具体原因,开会讨论,做到能者胜任,保证完成任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过第三方疏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领导如何消除和下属的误会?
[经典回顾]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要与下属团结协作,维护好下属的利益。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与下属之间的沟通做得好,才能打好群众基础,稳健根基。万一与下属出现矛盾和误解,千万不能蛮干,而应该采取适当的办法,挽回他们的心。
能否成功地消除下属的误解,关系到领导者工作绩效的大小,也关系到领导者威信的树立。因此,领导者必须正确地对待下属的误解,尽快消除误解,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之所以被下属误解,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各自的理由。总体来讲,不外乎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个别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凡事先替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考虑的下属,对领导者决策中威胁到自身利益的地方不理解、不支持,认为领导者作出那样的决策是在搞亲亲疏疏,有意整自己,因而对领导者产生误解;
二是当领导者的决策或意见不够完善、不够科学时,一些能力较强、较有主见的下属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如果领导者从个人角度出发,拒绝接受他的建议,下属就会认为领导者对自己不重视,自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产生了领导者不重视人才的误解;
三是领导者在传达上级指示时,没有考虑到下属的接受能力,认为自己理解的东西下属也一定能理解和接受。忽略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导致下属产生认识上的分歧和误解。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误解,都会造成下属与领导者离心离德,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和企业整体效能的发挥。
因此,领导者必须对症下药,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误解,采取不同的对策,尽快消除下属的误解,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工作氛围。
对待个人主义严重的下属,要注意加强引导,做好说服教育工作,要教育他们一切从大局出发,以企业利益为重,摒弃个人名利思想,从企业荣誉中获取更大的心理满足;当单纯的说服工作不能奏效时,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促其警醒,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地执行领导者的工作决策。对能力较强的部属,要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安全才华的舞台,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对因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而使他们产生误解的下属,要向他们解释清楚不采纳其意见的原因,属于自身认识局限的,领导者要勇于承认错误。在下属面前树起宽宏大量、知错能改的良好形象。对由于思想工作做得不够而造成的误解,要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的失误;对已经造成的误解,要寻找适当的机会,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与下属作进一步的沟通,消除误解。
[案例分析]
财务部郭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按照财务部的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吴,通知其他人晚上一起吃饭。快到休息室时,郭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吴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
小李对小吴说:“呃,你们部郭经理对你们蛮关心嘛,我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
“得了吧,”小吴不屑地说道,“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财务部小张和小童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郭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我真的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别不高兴了,”小李说,“走,吃饭去吧。”
郭经理只好郁闷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郭经理作为中层经理,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给员工加薪和升职。原以为用公司节省下来的招待费请下属们吃顿饭,利用手中现有的一点权力进行“小恩小惠”,博得下属的好感,融洽一下人际关系,为工作增添“润滑剂”,没想到却找来一顿抱怨。
对于郭经理来说,如果从工作角度出发,对下属实行“小恩小惠”是正常的,没有任何“小恩小惠”才反常。但是,郭经理的“小恩小惠”得到了小吴的抱怨,为什么呢?很显然是因为他在使用的方式上出现了问题,员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培训的机会没有争取到,所以对员工来说,“小恩小惠”就变了滋味,没有了效果。
其实,面对下属的误解也不要逃避。今天“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明天呢?难道要“满腹委屈”地去上班吗?这样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既然决定要请他们吃饭,就要假装没有听到,而是走进去,边说边招手:“小吴,现在有空吗?我有事情找你。”
小李看到这样,就会知趣,为了掩饰他刚才和小吴聊“八卦”的事实,可能会说:“小吴,我们对账的事,明天我找你,最近被烦死了,不打扰了。”
按照常理,吃饭这样的事应该有一个郭经理的“铁杆儿”来搞定,并且双方已经有很大的默契,电话上两分钟就说定了,不用去休息室找。现在他们回到郭经理的办公室,郭经理最好不要直接谈去哪里吃饭,而可以说:“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