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煎茶是何时形成的?有何标准流程?
唐代,茶叶,茶经煎茶是何时形成的?有何标准流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唐代茶圣陆羽集前人茶道之大成,化茶药用为食用。那么唐代所流行的煎茶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怎么样子?需要哪些器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煎茶需要用到器皿:
茶刀、茶鍑、茶勺、茶滤、茶碗基本就够了。
煎茶源于何时呢?
煎茶这道茶艺,最早记录在唐代陆羽作的《茶经》,《茶经》的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大约在公元765年,那么至少证明煎茶工艺在公元765年之前就形成了。
那么具体还要早在何时,资料追溯,看北宋苏轼《试院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弟弟苏辙也写诗歌: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
兄弟俩一致认为煎茶出自西蜀。那么,又出自何人之手呢?这再往前就难找到煎茶的记录,我想基于古代劳作者的生活和财政来看,可能技艺再往前追溯几百年都有可能,只是没记录罢了!
那么煎茶,这个茶艺具体标准如何呢?
煎茶,最开始只是制药用,后慢慢演变为品茶的一道茶艺。根据陆羽《茶经》和现代总结:
茶饼:
取茶饼,碾开需要煮茶的份量。将碾成粉末状的末茶过茶罗,使之更加精细﹐剔除未碾碎的粗梗,碎片,备用。
水:煎茶水用山泉水最好,江中清流次之,井水最差。取山泉水用滤水囊过滤、澄清、去掉泥淀杂质,放在壶中。
炭火煮水:炉中生火烧碳,移至煮茶炉中,架上煮茶的壶。煮茶一般用茶鍑(如图)
盐:待水微微有声而初沸时,取出少许食盐加入沸水之中,以调和茶味。
投茶:待水微沸,取一瓢,淋在准备好的茶上,此步洗茶,待水中沸后,将洗好的茶投入茶鍑。
育华:当水滚滚大沸时, 鍑中渐浮的茶叶,如雪似花,香满室。
分茶:待香气全部飘来,则可以取碗分茶了,将头几碗分给前几位客人。这表示尊重。
饮茶: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一章里强调饮茶一定要趁刚烹好“珍鲜馥烈”时来饮用。只有趁热才能品尝到茶之鲜醇而又十分浓烈的芳香。
洁器:喝完,要将茶器及时洗涤净洁,收贮入特制的都篮中,以备再用。
叹古人之智慧,如今喝茶,能喝出这种成都的确实不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楼主您好,非常愉快解答你的问题和提问,我来谈谈我的观点吧,因为对此类问题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煎茶这个词原先是表示一个制作食用茶的一道工序,即用水煮采集的嫩茶叶。
茶东渡日本以后,蒸汽杀青技术在中国基本被淘汰了。
炒青技术在中国绿茶生产中得以大行其道。所以煎茶这个词在中国也变得比较陌生起来。
后来煎茶就逐渐被用来指代一个茶的品种了,即通过蒸汽杀青工艺而制的的绿茶。
今天我们所说的煎茶就是以蒸汽杀青制造而成的绿茶中的一种。
蒸青煎茶的工艺过程分贮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序。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冷却后碾罗成末,初沸调盐,二沸投末,并加以环搅、三沸则止。分茶最适宜的是头三碗,饮茶趁热,及时洁器。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末、育华、分茶、饮茶、洁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煎茶法是唐朝开始的。
没什么标准,就是注意水源品质,时间,和盐什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三角梅春天怎养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