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何理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怀远,明月,海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何理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说这不是情诗,而是抒发政治上的感遇,表示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某些理想,虽然在执着,然而却渺茫,这必然的是悲剧。因为在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只能寄希望于\"哲王\"(好皇帝)。从屈原开始,他们的遭遇都是\"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离骚)那么一切追求,都成了梦境了。
这首诗情调清新,意境明朗,充满缠绵绯侧的相思情意,而不流于伤感,所以说语淡而情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心情是,你我天涯相隔,却共赏一轮月亮,情人怨恨漫漫长夜,彻夜无法入睡,苦苦思念之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表达了亲朋好友的绵绵思念之情和守望相思的心心相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①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②,还寝梦佳期。(平声支韵)
【註解】①意即息灭烛光,怜,有爱玩意。按谢灵运怨晓月赋中有“灭华烛兮弄晓月”句。诗意本此。②陆机拟明月何敀皎诗,“照之有余辉,揽之小盈手。”
【作意】这是一首写景兼抒情的诗,意在抒写想念远人的幽情。所谓远人,或指好友,或指恋人,不能指定。
【作法】律诗本来是要讲对偶的,这诗的颌联,在字面上看,似乎对得不甚工切。不过我们要知道初唐时期律诗还沒有完全成熟,所以有时末免还留存着古诗的格调。这首诗重在“望”字和“怀”字,“天涯”“相思”“佳期”等词都是从这两字生发出来。又因为题目是“月”,所以描写的就应该是夜景,因此有“灭烛”“露滋”“寢梦”等词。可见无论做什么题目,总得扣住题字,因此拓展,才有好诗。再照章法讲,第一句出“月”,三句出“望”,四句出“怀”,五六两句是“望月”,七八两句是“怀远”。全诗层次秩然不紊,将情和景,融成一片,竟不能分辨出来,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到做诗的极妙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说的。我们如果想要理解一首诗,体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那么势必要先从作者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入手。
一、张九龄:少有才名,仕途波折。
张九龄身为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自有其过人之处,他出生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少能属文,及第进士可见其才学非同一般。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青年时期,初露锋芒,任人唯贤,也因此与当时宰相姚崇产生矛盾,后于开元四年秩满辞官,于开元六年,重归官场,但是开元四年到开元六年之间他并没有闲着,他在修路,修大庾岭路,但是重归官场后,也并非一番风顺,相反才是波折仕途的开始。
二、创作背景:惨遭排挤,罢黜荆州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遭李林甫诬陷排挤后,被罢黜荆州任长史,在远离家乡,自身仕途遭挫,难免彻夜难眠,再加之触景生情,咱们普通人尚且难免会发出感慨,也就不难理解一个少能属文的天才,可以写出这样的千古名篇。
三、诗词赏析:思念之情,开篇而起
在我们大致了解了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进入到诗篇中,去穿越古今长河,体悟作者的感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开篇第一句,也是最广为流传的句子。意境广阔雄伟,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虽天涯海角不能相见,却可以共同欣赏这一圆月。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对于一般人来说彻夜的月色,是与早已入睡的他无关的,但是对于分别的亲人,因为相思而难以入睡,长夜漫漫,对于相思之人确实“竟夕”。一个“怨”字将相思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至。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述,巧写出彻夜不眠的事实。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难眠之际,实在没有可以相赠的,只有这满手的月光。可这月光又如何相赠,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相聚。这句诗构思奇妙,意境幽远,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的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为什么这次疫情这么厉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