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子写作业到底该不该催促?
孩子,作业,写作业小孩子写作业到底该不该催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对孩子说,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我也有工作要忙,我忙不完要扣钱,你写不完老师要批评。咱们一起来完成。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树立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优秀点,以后少受点苦,这个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有科学的教育和指导这样可以让你和孩子避免很多争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小孩子写作业有不专心、拖拉的现象,家长如果一味地催促,没有掌握好方法的话,反而会有反作用。建议用以下方法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相信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想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写作业,家长们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不要走来走去,尤其注意不要在孩子写作业期间频繁地送水果、送零食等,这样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打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孩子在写作业期间,家长不要给孩子传递负面信息,比如大吼大叫、瞪眼、叹气等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尤其敏感的孩子更容易紧张;在轻松的心理氛围下完成作业,孩子会更容易养成主动的习惯。
3、制定时间表
对于自主性、自律性不够好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出一套“作业时间表”,让孩子清晰明了的知道要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并且严格执行。制定时间表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如果没有娱乐和休息时间,孩子也很难养成主动写作业的习惯。
4、换“命令语气”为“平等探讨”
提醒孩子写作业时不要一味地下命令,比如“马上去把作业写完”“为什么还不去写作业”等,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反抗情绪,不如换成“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你接下来要完成什么”等疑问探讨的语句;在平等和制定好的框架内,让孩子自行决定时间安排,这样会有更好的参与感和决策感,让孩子慢慢养成主动写作业的好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催的多了,孩子就对催促产生了免疫。
那时,常规性的催促已经不管用了,孩子会想:嗯,大人刚开始催,看来时间还早,还可以玩一会儿。直到动用重量级的“催促+发怒”,孩子就知道:嗯,这回来真的了,看来是到时间了。
慢慢地,催促的大人和磨蹭的孩子在无意识中形成了默契:不催——不动;小催——小动;吼着催——才动。
所以,第一步需要改变的,就是停止催促和唠叨,给自控力的小芽一点时间,让它慢慢破土长大。
这个等待的过程其实挺考验耐心的。
也许孩子习惯了被催促,一下子没人管了,会有一个反弹,磨蹭的情况会更严重,也很正常,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和引导给孩子。
第二件事,明确父母和孩子的界限,分清磨蹭是谁的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培养他的自主意识。
每次我忍不住想催孩子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这些催孩子做的事情,是我的事还是孩子的事?如果是孩子的事,他不着急,我为啥要比他还着急?
这么一想,心态就缓和很多,不容易急躁了。
判断是谁的事,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就是看这件事的后果由谁承担——谁承担,就是谁的事。
显然,起床、写作业、睡觉,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可是,催来催去,变成家长比孩子还着急,好像成了家长的事。
把本该由孩子自己负责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这其实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表现。很多教育问题都起源于界限不清。
家长越过界限,孩子自然往后退缩,最终变成了家长支配孩子,孩子丧失了自主能力,习惯了在一声声的催促中按指令行事。
接橙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在开始做出改变后,我增加了一项内容。我会问问他作业多不多,打算用多长时间写完,今晚回去打算做什么事,让他自己安排一下晚上的时间。
这样的对话,会让他有意识地对晚上的时间分配有一个大致的安排——有计划和没计划,由家长安排和由自己安排,两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主动性也是不一样的。
在聊这样的话题时,我会注意保持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就像聊其他有趣的话题一样,橙子不会感受到来自我的压力。如果用要求、命令的口吻去说,那效果可能就截然相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催促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慢!应该教给孩子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希望做最好的自己,但有时缺乏方法,需要家长有效指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陪孩子是最抓狂的事情了!不过到现在我还真没发现最好办法,有时用条件交换,但是始终不是长远的方法,对于小学生关键还是得盯着才能有效果,否则真是到天黑也很难按时完成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