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古代中国除了做官,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吗?
也是,出路,古代在古代中国除了做官,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古代中国除了做官,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在古代做官是最好的出路是毋庸置疑,‘’学而优则仕‘’。走仕途之路,可以带来名利双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华夏古代,个人是从属于家族的,个人的努力与奋斗,与家族整体利益,息息相关!
古人出仕做官,一为实现个人价值,二为提高或巩固家庭的社会地位,三为家族长远利益服务。
古人除了做官以外,还有别的出路。例如经商、习得一技之长从事手艺工作丶经营农业、投身军旅…。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入仕做官付出的努力最少,性价比最高。如今也是如此,当行政干部,并不要特别高的学历,也不需要特别强的个人能力,也不会特别辛苦,待遇也还好!若能混进这一行,也算是旱涝保收。这一行的性价比,还算不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除了仕途,还有从军丶从商丶打工,人总要先解决生计。不管干大干小,轻松劳累,肚子总要填饱,更不要说养家糊口。当然,万般无奈下落草为寇丶游手好闲丶乞讨丶做人跟班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中国除了做官外,还可以做吏官,状诉师,幕师,私塾教师,账房先生,画师,乐师,医师,相师,隐士等,士,农,工,商四大行业,做士和农较有政治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士之外还有工丶农丶学丶商,读之外还有渔丶樵丶耕,杨白劳丶祥林嫂都不读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代除了做官,另一个地位比较高德就是大地主了,所谓的“士农工商”,“士”表示的就是士族,就是历代当官的贵族;“农”并不主要表示农民,那时候租种地主田地的小老百姓还不算农民,只能算佃户或者农奴,没有社会地位,这里的“农”主要指地主;“工”就是手工业者;“商”就不必说了,指经商的,最没有社会地位。
其实“士”和“农”一直相辅相成,地主阶级家有余粮,才有能力培养孩子读书,考取功名,“寒门出贵子”这种事基本很少,就算穷人家的孩子会读书,没有后台背景,想做官也是很难得,所以士族多出身于地主;而当官的又可以更好谋取土地,巩固地主的利益。
“工”、“商”两个阶级想要出人头地,是比较难的,特别是商人,他没有入朝为官的资格,就算后世子孙也不能考取功名。他们只能换一条路走,先赚够足够的钱,慢慢购置田产,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然后才有机会让子孙读书做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社会,普通百姓要想取得较高的政治地位,只有两条路可有,一个是十年寒窗,参加科举。另一个便是挥刀自宫。
但是做官便是古人最好的归宿吗?
个人觉得不然。
首先从天性上来讲,有的人心思缜密,口若悬河,长袖善舞,精于揣摩人心,擅长人情往来,这种人天生就是做官的,在官场那是如鱼得水!
可有的人呢,或是木讷呆板,不懂变通;或是自由散漫、心向自然;或是刻薄残暴,贪得无厌。这些人有的一辈子尸位素餐,混迹于官场底层,有的一时风光无比,却难逃暴尸街头的命运,做官对他们来说真的好吗?
李斯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临终却发出“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无奈感慨,满门抄斩。
孔融是天下大儒,海内名士,却因为正直敢言而遭到曹操的迫害,全家被杀,孔融儿子倒也看得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从容赴死。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在家钻研五经,仍不失荣华富贵,不比做官强多了?
上一篇:为什么古代人都穿长衫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