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人女子的信仰是什么?
自己的,女子,古代古代人女子的信仰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后宫妃子为了争权夺位坏事做尽,而当事情败露之后,为了保护家族却选择自尽,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女人受儒家文化影响,以及封建思想的统治,所谓的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以及家业兴衰和孩子的荣誉就是信仰,她们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为了丈夫和孩子的幸福付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这就是社会的最下层的中国女性,也是普通老百姓家庭妇女的信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女子是没有信仰的。
因为她们没有信仰的权力。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独立的思想方式和精神寄托。一种追求。在右代女子地位低下,属于服从位置,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敢有自已的追求吗?
所以笔者认为儒学里三从四德是最大的糟粕。
所以,如果说古代女子有信仰也是被强加的信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好奇把“女性”单独拎出来问信仰是什么目的?
这本来就是大而化之的现象,后宫为争夺权位坏事做尽,事情败露就自尽,以免波及家族,这放到古代男性身上难道很难理解吗?
提到中国古代女性就会有人提什么“三从四德”,这本就是世俗压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并且也并非所有朝代的女性都遵守这种老硬的规矩。
古代人女子的信仰,不是三从四德,不是纲常伦理。
君不见,魏晋风流,女性离婚、再嫁被当时整个社会所接受?
君不见,汉唐之世,吕武临朝,统御四方?
所谓的女性信仰,在我看来起码是要基于普遍性的。利益、地位、金钱、权利……无论是不是女性,在追逐事物的目标上都没有区别。
题目当中举例的宫斗情景,放在皇子身上,放到朝臣身上,难道不成立?当然成立。
那么,放到女性身上,谈及后宫之中争夺权位之事,就非得掺杂明清之后的礼教枷锁,来强硬地限制古代女性的信仰上的选择?恕难苟同。
即便是依据那些父纲、父纲、子纲的理由,那也是女性的一种“付出”,而不应该上升到“信仰”层面上。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女性所要付出和牺牲的东西要更多。在读书、出仕、婚姻甚至礼节等方面上的制约,这不是信仰,这是付出和牺牲。
后宫争夺权位,如果是想要去帮助自身的家族发展壮大,那么,对于权位的期待,也是其实现通过权位获得认可的信仰。
那么,中国古代女子的信仰是什么?
提及信仰,便不应该用那些“规矩”来代替,应该是饱含希冀和期待的。中国古代女子的信仰是局限于其自身要遵从和牺牲一部分原本权利的境况下的期待。
三从四德那不是信仰,纲常伦理也不是信仰,题目当中坐稳后宫,获得权位的期待和目标,那才是信仰,不能与后宫所要遵守的礼教等混为一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男权主义,“三纲九常”深入骨髓,夫唱妇随,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真正能够有独立思想的女人很少,有也只能埋在心底。像李清照这一类的少之又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人女子的信仰是什么?听小刘给你娓娓道来!
有人说古代人女子的信仰不外乎三从四德,三从四德还各有出处,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规范要求。三从四德造就了几千年男尊女卑。逐渐形成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传统妇女之美德。
古代女子也有信奉佛教道教的,还十分的虔诚,可能是弥补生活的乏味或是心灵的空虚吧!
古代女人对孝道十分推崇的,也算是一种信仰吧,为了家族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所以一些皇宫的妃嫔为自己的娘家谋权谋利,出事了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娘家,这也算是一种孝道吧!
现在社会发展了,三从四德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现在是男女平等,男女都有信仰的自由。最后说一句:信仰无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反反复复的失眠,很多时候睡着了头脑很清醒,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