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词人,辛弃疾,沙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关键词是“醉”字,此词是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诗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一直读到最后“可怜白发生”,让读者深深对人物壮志难酬而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该词的关键字是“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喝醉后借着灯光抽出剑细看,梦里回到了号角声连连的军营。士兵们分食着烤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的歌曲,秋意浓的战场正在阅兵。马儿奔驰好像“的卢”马一样飞快,弓箭巨响声如雷电一样。为君王完成统一山河的大业,去争取那生前或者死后的荣誉,可惜我已经白发苍苍难以报效朝廷!
“吹角连营”、“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些描述全词基调烘托的雄壮高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把词人的雄心壮志推向高潮,“可怜白发生”,结尾梦醒才惊觉自己已是白发斑斑的年纪,悲壮伤怀。所以我认为关键字是“壮”。辛弃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但是无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只能悲愤写下此词送给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友人陈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此壮志难酬,英雄揾泪之作。
稼轩词多壮怀激烈、慷慨激昂。有班超意气,宗悫长风。一读金戈铁马,奔腾万里;二读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三读满怀惆怅,一纸唏嘘。
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比之陆游更有不同之处,陆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实无马上杀敌手段。只能把老壮雄心,寄托于王师官军。
而辛能跨马挽弓,千里杀将。奈何无用武之地,平戎万策不值种树之书。然两鬓斑白,血犹未冷,临终不忘高呼“杀贼!”真男儿到死心如铁,闻之令人动容。
佛说人间八苦,最是可怜。“求不得”苦又岂止在女爱男欢、莺莺燕燕。韬略天下而无路请缨者更甚!
此篇名曰“壮”
、实可“怜”
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悲壮!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说是轰轰烈烈,但是很可惜后来被人弹劾,所以只能是离开京城,一个人独自在江西上饶隐居,这一时期让他很是痛苦,可是又时常怀念当年在战场的生活。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一直是希望上战场,可以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成就一番事业,可是无奈当时的南宋朝廷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一味地议和,这也使得辛弃疾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是在偏僻的乡野隐居。
如果把辛弃疾当成一位普通的文人,那么就是大错特错,要知道他年轻的时候上过战场,还训练出了一支很强悍的部队,但是由于当时南宋朝廷无能,并没有想过要收复北方的失地,以为只要守住了南方,凭借长江天险,一定是可以高枕无忧,所以依旧还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辛弃疾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所以偷偷地跑回到南方,开始积极参与其中,一开始他被委以重任,但是后来又是被人弹劾,最终使得他离开了军队,去到了江西上饶在那里过着隐居式的生活,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词作,而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正是写于那个时期,当时他内心悲痛不已,回想了年轻时在战场的经历,所以写得大气磅礴,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那么这首词只能是用悲痛来形容,虽然他离开了战场,但是依旧还是希望可以上到前线,可以去建功立业,去收复北方的失地,即使是在梦中,他也依旧还是想着国家,想要为国家贡献出一分力,可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使得他一直没有任何的机会,这也造成了他后来的悲剧,让他在现实的生活中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在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通篇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痛苦,才使得他悲痛不已。
醉里挑灯看剑,这是何等的悲壮,只有像辛弃疾这样的文武全才的词人,才能够写出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所以这首词娓娓道来,写得很是凄美,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痛之苦,还有对于现实的无奈。
上一篇:哪部韩剧影响你最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