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词人,辛弃疾,沙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者,辛弃疾,宋代朝诗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 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这首词的关键字是一个联“怜”字。一个“怜”字,点出了“白发生”的无奈、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
请看一下全词的分析:上篇 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下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撞到景陽鍾,
景陽鍾自鸣得意。
你问的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什么?
谢谢石塘网!
景陽鍾自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关键字是题序“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的“壮”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是南爱国宋词人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动侵略南宋的战争,沦陷区的人民纷纷起义,举起抗金的旗帜。辛弃疾21岁参加了山东农民以耿京为首的一支义军,大大地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162年,义军叛徒张安国和金人勾结,将耿京杀害。辛弃疾捉住了张安国,带领一部分人马突破金军包围,回到南宋地区。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 才思纵横,气势雄健,意境深沉,善于熔铸经史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兼有清丽明快或缠绵妩媚的风格。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释义:
的卢:古代一种烈性的快马。三国故事:刘备带兵驻扎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刘表不信任他,曾请他赴宴,想在宴会上捉拿他。刘备觉察后乘的卢马逃出。刘表部将蔡瑁带兵去追赶刘备,在檀溪渡水时,的卢马陷在水中,刘备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话刚落音,的卢马便一跃三丈,飞上对岸。“马作的卢”,是说战士所骑的马,都象的卢马一样好。
八百里:泛指当年辛弃疾参加耿京抗金义军时的义军阵营范围。又一说指牛,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篇:“王君夫(恺)有牛,名八百里驳,常莹其蹄角。” 苏轼《约公择饮是日大风》诗:“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洗儒生酸。”
词中八百里句指以烤牛肉犒赏全营上下, 泛指酒食。
译文:
为了勉励陈同甫,写一首雄壮的词寄给他。
酒醉后点亮油灯仔细观赏宝剑,仿佛梦中回到了义军当年奋起抗金的岁月,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八百里连营犒劳将士,战地上多种乐器合奏起雄壮的歌曲,在蕭杀的秋天里检阅雄壮的军队。
骑着的卢马猛烈向前飞驰,弓弩射出惊雷似的霹雳,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获得生前死后的美好赞誉。可惜啊!现在已经是白发老人了。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陈亮(字同甫) 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到上饶访辛弃疾,驻留十日,两人于铅山长歌互答。鹅湖之会后,辛弃疾写了一首《贺新郎》词寄给他,陈亮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回和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关健字就是突出一个“壮”字!
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宝剑只能“醉”中看, 名马只能“梦”中骑。
上一篇:哪部韩剧影响你最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