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喜欢吃且带有故事的美食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吗?
我的,二人,介子你最喜欢吃且带有故事的美食是什么?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重耳复国成功后做了晋国国君,介子推不愿意和那些因为追随重耳而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后来晋文公论功封赏群臣,因为介子推当时托病在家,重耳竟然把封赏介子推的事忘了。
介子推对这件事并没有太在意,后来他背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中去了。
介子推当时有一个邻居解张,为介子推抱不平,写了封书信趁半夜挂到了城门上。
“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蛇入穴,一蛇于野。” ——来源于百科
晋文公看到这封书信才想起了介子推,觉得自己忘恩负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听说介子推隐居到了绵山,亲自跑到绵山去找,可是很多天都没找到介子推的踪影。
晋文公后来想了个办法,让人放火烧山,想要逼介子推出山,可是等火把山烧尽了,介子推也没有出来。
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与他母亲的尸骨,重耳看到后大哭了一场。
命人把介子推葬在绵山,并给绵山改名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把介山所在地起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所。
介子推抱树而死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忠君爱国的精神,会在寒食节(即如今的清明节)禁火三天,连饭都不做了,于是便发明了馓子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食品, 馓子即苏轼诗中的“寒具”。
下面是我自己在家做的馓子,酥脆美味,泡粥泡汤泡牛奶都很好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分2部分回答:
一、我最喜欢吃且带有故事的美食,非华莱士瓜莫属。
巴彦淖尔市,蒙古语“富饶的湖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孕育了很多著名的美食。
但是,生长于此的我,最喜欢吃的带有故事的美食,当属闻名遐迩的华莱士蜜瓜。
华莱士瓜是夏季生长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中的瓜。兼有梨,苹果,香蕉,蜜桃的等水果的混合香型,因其香气浓郁、肉质细腻、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等特点,被誉为“瓜中仙品”。
如此甜蜜芳香,让我怎能不喜欢![爱慕]
二、华莱士蜜瓜的故事传奇而感人
1944年6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先生率领“迪克西使团”(延安美军观察组)到坚苦抗日的延安考察时,受友人之托,专程带来92种草籽,辗转交给了张心一教授(时任甘肃省建设厅长)。其中有一种叫蜜露瓜的种子。当时的瓜农把蜜露瓜与俄国瓜杂交而成铁旦子瓜。
1956年,原巴彦淖尔盟盟长达礼扎雅到兰州开会,吃到了铁旦子瓜,并知道了此瓜不平凡之路,遂带回一些瓜籽,交磴口县农民。
由于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沿,又是天下黄河富河套的起端,得天独厚的水、土、日照等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再得益于瓜农不断杂交选优,形成了皮色鲜艳,品质纯正,香甜爽口、优于母体的地方品种,被誉为“天下第一瓜”。
1962年8月,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巴彦淖尔盟盟长的达礼札雅,正式命名此瓜为“华莱士”,以记念、感谢华莱士副总统。从此华莱士瓜名传四方。
1997年,磴口县被国务院中特办批准授予“中国华莱士蜜瓜之乡”。具有了“磴口华莱士瓜”产地证明商标。
总之,我喜欢吃满口生香的华莱士蜜瓜,也敬佩华莱士副总统突破战火、不负友人之托的品质。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你有机会能够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来到华莱士瓜的田间地头,品尝华莱士瓜的甜蜜、回忆华莱士副总统的有关故事。
以下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小凤姐,今天给大家讲述我的家常美食:巴盟面精
面精又称酿皮、凉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具有代表特色的一道美食。
而在我的家乡富饶的巴彦淖尔,人们赋予这道美食一个通俗的名称:面精;说起这家乡的面精,就不得不赞美一下了,它晶莹剔透,白的结晶,而当撒上事先准备好的红油调料后,它又红的诱人,看上一眼就让人馋涎欲滴,当一碗做好的凉皮放在你面前时,它那鲜艳的色泽和诱人的味道,时时刻刻在刺激着你的味蕾,让你情不自禁的就会说一句:“啊!好香啊”,然后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将其搅拌均匀,让每一条面精都粘上那红彤彤的蘸料,一口爽心爽嘴的面精入口,那种感觉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品尝过它的人,无人不赞叹它的美味。
记得当初还在乌拉特中旗生活时,在我家的附近就有一家特别正宗的巴盟面精,时隔多年,他家的名字早已变得模糊,而他家的味道却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记得当时每天晚上回家的途中,都要去他家买一大碗。到家后熬点小米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再吃上一碗筋道的面精,一天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就全消失了。
平时家常便饭时,要整一碗,逢年过节时,还要整一碗,走亲访友时,更要整一碗,以至于每次去其他地方的亲戚家时,都要提前和我打声招呼:“哎,给我带上一碗你们那的面精哇,又馋的不行了” 可能大家觉得我说的有点夸大,可事实就是这样,巴盟的面精就是这么有魅力和征服力,在内蒙的西北地区,巴盟面精这四个字,都是刺激人味蕾的一道名词,谈论起它时,都得时不时的咽咽口水,都在感叹,世间美食,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后来,离开了多年生活的乌拉特中旗,再也很难品尝到当初的那种美味面精了,虽说市场上也卖着各种各样的面精,也有打着巴盟面精的旗号的,我也都买过,品尝过,可无论哪一款都没有当初在中旗的那家美味,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家乡的面精前面要加巴盟的原因吧,因为一般其他地方做不出那种味道来。
而现如今正宗的巴盟面精越来越少了,当初家乡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美食,现在也慢慢销声匿迹了,想找一家好吃正宗的,还得打问一下当地的久居户,才能找到。我多么希望还能回到十多年前,再回到当初生活的地方,再去品尝一次当年那美味的面精
上一篇:江宋夫妇怎么样才能拿到治病的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