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小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中小企业,企业,红利中小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认清从“活得好”,回到“活下去”的现实,才能更好讨论这个问题:
还有什么办法,能创造“新的供需失衡”吗?
还有。
这时的红利,不是躺赚躺赢,抓住红利的办法,变成了运营能力。
现在是第二阶段的效率期,运营能力是关键,可以创造同行之间的落差,享受新的“管理红利”。
过去我们浪费了很多事情,管理上没有那么精益求精,成本控制上没有那么认真,因为红利期的增长,足以让我们过得好。
我们甚至会把这些浪费,简单归结为试错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红利期,也许还可以大量试错,可一旦进入效率期,就要抠每一个细节。少犯错,甚至不犯错。
因为大环境,已经不允许我们犯错。
2018年,大量互联网公司,开始裁员,控制成本。
2019年第一季度,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百度公司,遭遇上市14年来第一次季度亏损。
这些信号都告诉我们,风停了。甚至是,逆风了。
所以能活下来的,就是好公司。
这个阶段,大家开始拼运营能力和管理效率。
你的预算制度完善吗?成本控制精细化了吗?组织结构合理吗?……
每个部分节省5%,10%,从牙缝里省,从细节里抠。这些钱,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很重要。
另外,本来不做的低价值业务,赚快钱的小单,不管什么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就都做起来。
苍蝇都是肉。一定要让运营收入,大于运营成本,才能熬过未来的日子。
要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每一笔交易都是一个小循环,卖出去东西就得赚到钱,这叫生意。
而你为了未来更大的格局,打算10年之后再赚钱,你现在卖个东西不考虑赚钱,这叫事业。
未来,一定要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之上,熬过去。
不用长远的收入,承担小部分的亏损,不去拆东墙补西墙,更不一定要追求100%,200%的增长。每一个单元健康,每一个动作做对,每一家单店盈利,保护自己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在未来的1-2年,我相信国家会有很多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帮助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但这需要一个传导的过程。
所以在这个时候,更要做一家小而美的、关注现金流的公司。
你的团队如狼似虎吗?你的复购率提高了吗?你通过管理提高了多少效率?……
赚出来的每一块钱,都很重要。
在效率期,向管理要效益,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03
最终的战争
可能是品牌之间的战争
未来,所有人都把基本功练扎实,运营能力都提高了,“红利”又变成“红海”,怎么办?
“活下去”,是今天的目的;“活得好”,是明天的目标。
第三阶段,竞争会来到品牌期。有自己品牌的人,才会活得更好。
这个行业变化非常快,昨天和今天的红利,都会很快被填补、抹平。
未来,几乎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线上价格和线下价格一样贵。等到那一天,用户会通过什么东西来选择你?
品牌,只有品牌。
品牌带来的选择优势,让用户形成了解、信任和偏好,最终降低交易成本。
用户会认识你、记住你、选择你、购买你。
所以,未来不能再把优势建立在粗暴的性价比上,不能把昨天和今天好不容易抢来的一点红利,仅仅转换为“销量”。
要把来之不易的红利,沉淀为“品牌”。
不管是品类、品质还是品位,最后都变为“品牌”。
好消息是,用户忠诚度,正在从大品牌身上移走,分散到小品牌身上。这是机会。
坏消息是,这一天,也很快会到来,未雨绸缪的时间不多了。这是一场激烈的抢滩登陆战。
阶段性的红利利润,最终都会被潮水冲散,最终的战争,可能是品牌之间的战争。
当流量红利消失,管理红利消失,人口红利消失,各种各样的红利消失时,品牌的红利,将成为永不枯竭的流量和利润来源。
04
最后的话
所以,很多企业都来到命运的十字路口。
红利结束后,向管理要效益,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最终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是趋势。
好的企业,埋头潜行,等待春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专和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其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规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并且,不同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样。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的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发展战略可分为明显的二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在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下,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实际上实行 的是大企业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在“轻纺工业六优先”的政策指导下,我国 工业化开始走向正轨,相应的实行的是中小企业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又面临着未来大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决策,关系到今后我国经济长 期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大局。 虽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实行的大企业发展战略,但这并不排除历史上 的曾经有过的二次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经历。加上改革开放后,以“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我国一共经历了三次中小企业大发展时期。这其 中虽然也有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但更多的是深刻的教训,特别是前二次,十分值 得我们认真地总结。
上一篇:电动车放家一个多月没骑,能充进电,仪表盘显示有电但是骑不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