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小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中小企业,企业,红利中小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
投资他行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企业盈利模式不清晰或者市场狭小那么就可以考虑投资他行了。这个决定并不是说明你企业做的不成功而是有些行业...
3.
破产逃亡 如果你现在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处于衰退和淘汰期,而你没有资金另投它行的话那么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20,活下去。
千方百计活下去。
奴颜婢膝活下去。
活下去,
才有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材料成本上涨、税务改革、资本寒冬、人力成本上涨等等,会加速中国全面自由职业者时代的到来,一个真正凸显个人创意、个人技能的时代,将会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匠人气息的全新时代。
最近我在脑细胞社群和老板们讨论聊天,大家好像都特别焦虑,比如原材料成本上涨、税务改革、资本寒冬、人力成本上涨等等,让不少的中小企业都举步维艰,而且明年还更加的艰难,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也未必全是坏事,有变化就会有风口,很有可能这一系列的事情会加速中国全面自由职业者时代的到来——一个和公司雇佣时代完全不一样的时代。
01
我在这里斗胆的胡说一番个人的一些猜想,可能全错,仅供参考,仅供留下足迹等待历史的验证:
第一、2019年很有可能会迎来公司裁员潮,从最近智联招聘上的来的数据来看,2018年第二季度,小微企业用人需求较上一个季度平均下降了26.6%,很多公司都有“裁员瘦身”的想法,但是公司还需要生存的,需要有人来做事,所以劳务外包的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多,比如以前是公司和员工个人之间的薪资结算,是雇佣关系,但是未来很有可能更多的是公司和更小的个体户之间的报酬结算,是合作关系,以此降低公司的各项人力成本。
第二、明年很可能会迎来一次的“泛微商潮”的风口,以前卖产品是靠员工来卖,而未来很可能是靠各种小微代理商的方式来实现销售,这一块可以借鉴借鉴保险公司的做法。
第三、各种技能培训平台很可能会崛起,迎来风口。被裁员的员工总要生存,所以有一技之长就变得尤为重要。比如类似米熊这样的学烘焙的平台,会迎来一个爆发期,各种宝妈一边在家照顾孩子,一边在米熊上学习技能做糕点卖给周围社区的人,有一定的收入进账来贴补家用。
第四、各种劳务派遣公司的崛起,比如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工种,将不再由用人公司来招聘了,而直接从劳务派遣公司找人用工,据说这样可以减轻社保等压力,不过这个需要再观察。
第五、各种黑科技产品的兴起,比如像工厂这种地方,可能会尽量的用机器人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之前,我还看到过一个产品,因为在北京的理发店招工难,用工难,所以他们搞了一个洗头机器人出来,人往那里一躺,那个机器床就可以自动给消费者洗头了,以此解决了洗头妹难招,招来了又有人力成本的问题,不光是理发店,大家还可以看看这新闻,现在机器人奶茶店也都出来了。
02
说完了我个人对未来的猜想,小结一下,我个人认为未来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的时代,接下来我从世界的角度来说说自由职业者的发展趋势。
麦肯锡之前发布过一个报告,它说到2016年,美国和欧洲的自由职业者的人数达到了1.62个亿。这部分人在欧美劳动人口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10%增加到了2015年的16%,这个世界有可能进入到一个自由职业者的时代。
在1946年,彼得·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第一次提出“知识工人”这个概念,然后到了1980年的时候,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提出了一个观念说,有可能在未来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下,人们将告别朝九晚五的办公室,从写字楼里跑出来,纷纷地成为一个个自由职业者,三十多年过去了,阿尔文·托夫勒的预言正在慢慢地变成现实,看到这句话,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未来将慢慢没有上下班高峰期了,再也不堵车了,挺好。
吴晓波老师有一位英语老师的朋友,原来是新东方的,但是后来辞职了,因为他突然发觉,不再需要通过新东方这样的平台来获得生源了。他建一个QQ群,把这些同学拉到一个群里来,然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去到星巴克,去到一个茶馆给他们上课。从此他就辞职了,变成了一个自由的职业者。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年轻人,摆脱了对平台的依赖,通过互联网的工具,重新建构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的模式,而未来的企业老板,就应该思考思考如何给这些自由职业者提供工具,帮助他们做那些自由职业者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就像给微商或代理商提供平台式的销售工具、提供货源一样,找到这样的项目,那必定就是未来的风口。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等很多城市,目前至少有300万以上的自由工作者,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量应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未来将有50%以上的人都要成为自由职业者。
这些人可能同时是 Uber 司机、Airbnb 房东、Instacart的代购买手、闪送的外卖达人,在行的行家,mywll智能服务平台的专家,通过这些共享经济平台,年轻人可以灵活地交换时间、技能和金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还可以从中交到不同圈子的朋友,获得新的技能和职业机会。
凯文·凯利写的《新经济、新规则》这本书中也记录过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在美国的好莱坞充满创业精神的小电影公司组成松散的关系网,一起联合起来制作电影,成片以大公司的名字面市。除了众多摄制组,以及一众的自由职业者,还有四五十家各类公司,其中包括特效制作外包公司、道具专员、灯光师、代发工资机构、安保人员以及送餐公司,他们集中火力共同制作一部电影。
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他们组成一个金融组织,当影片完成的时候,这个临时组织随即解散。过不了太久,他们各自又会组合成其他的电影制作公司,从事其他的临时任务。数字科幻作家布鲁斯·斯特林将这种周转称为“好莱坞电影式临时工作制”。按他的话说,做电影的实质就是,“你把一群自由职业者凑到一起,洗几个胶卷,利用影片作为出卖附属权益的广告,插进录像带之后,小组就解散了” 。
上一篇:电动车放家一个多月没骑,能充进电,仪表盘显示有电但是骑不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