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清朝就那么弱吗?
清朝,乾隆,努尔哈赤历史上的清朝就那么弱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弄一个最受欢迎的古代王朝排行榜,第一名应该会有争议,但是最后一名应该会是清朝。一说起清朝,大家对它的印象就是腐朽和落后,似乎一个王朝该有正面印象它都没有。1.闭关锁国,当别的国家开始大航海和科技爆发时代时,中国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导致全面落后西方国家上百年。
2.愚民政策,全民的教育水平低,很多老百姓根本不识字,甚至根本就没有国家民族的意识。八国联军...
3.吏治腐败,儒学束缚 吏治腐败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大部分官员根本就没有为国为民的思想,也...
4.满人统治,根基不牢 清朝虽然得国几百年,但是统治阶层的满族终究是少数,而他们对汉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弱不弱看怎衡量,与明朝比,经济弱很多,前清军事上似乎不弱,到中期,八旗子弟早已都成纨绔子弟了,拉不开弓上不了马已经是弱不经风了。只不过世界各国都在工业革命,没空下来到东方来。到晚清就不用说了,一个战斗力差的太平军一口气攻克十几个省。明朝尽管大多数是不靠谱的皇帝,科学方面还是有进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祖冲之发现圆周率。造船,航海在当时也是一流。瓷器工艺空前发展,瓷器、茶叶、丝绸从各国换回的白银不计其数。白银拥有量世界笫一。清朝基本是倒退了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鼎盛时期的清朝,仍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朝廷不十分需要国外市场的开辟。然而,尽管如此,清朝的鼎盛时期,资本主义还是有了萌芽。
一七八○年,弘历南巡的时候,有个叫吴英的,拦銮献策道:“如今天下的田,大半归于富户了,百姓都成佃户啦。”吴英虽然蒙了祸,但他说的是实话,从田价的上涨也看得出来,顺治初,每亩良田才卖二、三两银子;康熙时涨到了四、五两,乾隆初涨到七、八两,甚至十两,而乾隆末嘉庆初却涨到了五十多两。
土地的集中,使得农民,当佃户或是城市、作坊里当雇工出卖劳动力。这种从农业中游离出的劳动力,乾隆时期,比康熙时期多多了。这就为各地的工商业、矿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官办的江宁丝织局、杭州丝织局、苏州丝织局,乾隆初期又有了发展。这些官办织局的产品,虽然仍是只供宫中之用,但工人却已不少是用银子雇来的了。至于民办的丝织业,乾隆末年的织机张数,江宁有三万、苏州有万余、山西潞州也有三百,成都也有机户几百家。织机增多,雇工自然也要增多。苏州三十三家染纸作坊,就雇工八百多人,平均每个作坊雇工二十四、五人。这些雇工,很多是“计日受值”(领日薪)的。比如台湾的糖厂,一般的是开月薪。独资经营的“头家廊”、合资经营的“公司席”中的雇工,每月工人甚至可以拿到六、七十两银子。
乾隆时期,主仆名分大有削弱,有的厂里,工人和厂主之间的关系几乎相当平等,工人满意就干,不满意还可以不干而辞。这种“计日(月)受值”的剥削方式和表面的主仆平等,使乾隆时期的雇佣劳动,具有了资本主义的色彩。
乾隆时期的矿业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金、银、铜、铁、锡、铅、煤、硫磺、水银等等,矿眼有增加,也有民办的。一七四四年后,云南的铜矿已达三、四十座,矿工大部分是江西、湖广、两粤的破产农民。景德镇的工人,更大量地是外省(包括安徽婺源等地)人,本省的人少,本府的人更少,本县、本镇的人更少。大量劳动力卷入陶瓷生产。门头沟的民办煤窑,雍、乾时期也增加了二十七个,雇工当然也相应地有增加。
川、陕、楚交界处的南、巴老林中,各种工厂和商业性的农业,也吸引了大批的破产农民。这里的许多工厂,不仅规模增大了,而且分工也细了。纸厂的纸工,也有了八种不同的专业。这里的工人,也大量是雇工,如果工厂停工,工人们就要彻底挨饿。
乾隆时期,商业性的农业经营,比康熙时还要发达。商业性的园艺进一步发展起来;北京的丰台、扬州城的郊区,人们纷纷从事种花和买花的行当,北京、无锡和广州的郊区,还出现了许多商业性的菜园子。广州一带,更有大批的人经营果园。连通州这样的地方,一七四九年,也只有十分之二、三的人家种稻子,十分之七、八的人家全改种棉花了。
至于松江、海门等地,每年的口粮,竟全靠别处运来。太仓,一七五五年外购粮食二十万石,十年后的外购量竟增加到了三十万石。烟草,全国各省几乎都种,而广西和陕西却种得最多。一七八O年,广西十家人家就有五家种烟。这些种烟人家,大户人家一种就种一、二万株。小户人家种的也不少于二、三千株。陕西,每年的烟草买卖总额,都有数千万两。
安徽的霍山县,方圆一百里以内,都以种茶为生,春夏之际,各地茶商纷纷来聚;有的县份,本身不养蚕,却专门种桑树,卖桑叶,还成立了管买管卖的“青桑叶行”。乾隆时期,商业资本仍主要用于从事商品的买卖和放高利贷。商人们仍主要是开当铺、开古玩店、开绸缎铺。一七四四年,北京的当铺就有六、七百座。但是,不少商人,也直接投资、借贷工本、分发原料、包买成品、加工成品,开始更多地把资本和手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了。
无锡有个叫钱焜的,只有几百两银子的本钱,竟然也开了一个棉花庄,包买包卖棉花。至于康熙年间即已出现的大包买商,其活动就更多更大了,他们向手工业者借贷、预付原料、供应织机更加活跃。大包买商在丝织业中神通尤其广大,以至于江宁许多机户,简直离开帐房就活不了。
上一篇:我手里有点闲钱想买辆二手车,吉利金刚和12年夏利N5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