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刘备,荆州,益州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江东孙权也是,周瑜,鲁肃,诸葛谨才华都逊色与他,同样没有决定权。
得荆州,取西川,刘备加封汉中王,此时的刘备霸气侧漏了,手下也不再只有诸葛亮一位能人了。
刘备自立汉中王,不希望有人在权力上凌驾于自己之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想法与众人不同,我感觉刘备恰好暴露了人之本性。与曹操相比,刘备可称得上“伪君子”,而曹操却是“真小人”,众所周知,读《三国》我们更能体会“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道理。
刘备更善于伪装自己,以至隆中对时,卑躬屈膝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不知道刘备哭了多久,反正“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句评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三顾茅庐是真的,就连“水镜先生”这种居士都能看出来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诸葛亮自己难道还算不出自己的命运吗?
刘备没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屡战屡败,相反,请出诸葛亮之后屡战屡胜。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顺利夺取荆州,益州,已经完成了当初隆中对最重要的一步。刘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安和焦虑日益显著,因为刘备深知诸葛亮善权谋,功高盖主,这也是为什么刘备称帝后越发重视川蜀重臣李严的原因。他想用李严来均衡诸葛亮的权利,这也是作为领导者最最明智的一招。
曹操与刘备不同,曹操有点像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话说当年民间有这么一个人物——许劭,他是当时最有名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从此进入上层社会,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好评。但不知是曹操天性太混,还是天机不可泄漏,无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曹操逼得没有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自始至终都没有隐藏自己的本性,在杀戮了救命之恩的吕伯奢一家时,对陈宫说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自私,但却真实的表达了曹操内心的想法。
再看看刘备,出身卑微,一朝得志之后肯定原型毕露。大家可以从刘备被周瑜使计幽禁在江东可知,此时的刘备已经胸无大志,日日歌舞升平,贪图享乐。看此情形,赵云谏言,刘备大怒,刘备竟然连自己的贴身随从赵云都敢打,切实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刘备最后白帝城托孤之时,还严防诸葛亮,不仅让自己的儿子认诸葛亮为“亚父”,还用眼泪叮嘱赵云和李严一定保护阿斗的周全,可以看出来,刘备后期对诸葛亮的猜忌之心绝对非同一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是一代枭雄,诸葛亮是高人贤士。在隆中诸葛亮已经从战略上对刘备霸业做出了非常明细的规划。刘备当时还没有自己巩固的根据地,可谓是飘忽不定,求才心切。刘备三顾茅庐礼遇诸葛亮,才请的诸葛亮出山。刘备称能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好比是如鱼得水,可谓是非常重视的。事实上,在蜀国建立以前,刘备对诸葛亮虽称不上言听计从,但是大事决断都是听从的。蜀国建立后,刘备内心膨胀,开始对诸葛亮的联孙抗曹战略开始轻视,甚至为了给兄弟关羽报仇而撕毁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这一战略。刘备举兵讨伐东吴,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苦劝,却一意孤行致使一败涂地。可以说,正是由于刘备这一败仗使得蜀国事实上丧失了统一国家的实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就好比小孩子你给他一根棒棒糖,他很开心,当他长大了自己也有钱了以后,他还会对得到棒棒糖过分开心吗?刘备遇诸葛亮之前,到处忙着逃命,可以说几乎一无所有,说好听点是个诸侯,说难听点如丧家之那啥,彼时刘备极度渴望改变现状,而诸葛亮正是刘备的希望,所以三顾茅庐求诸葛亮帮自己,这换做其他诸侯或者说后期的刘备都做不到的,所以刘备礼遇诸葛亮,而前期也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入川以后,尤其是汉中争夺战胜利以后,蜀国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得以与魏吴鼎立,身边的文武也是人才济济,内心有点小膨胀再正常不过,刘备也是人,所以后期自然对诸葛亮没有前期的言听计从了,夷陵之战一巴掌打醒了刘备,进而有了白帝城托孤的,把孔明牢牢绑在蜀汉的战车上,继续为自己的儿子奋斗终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人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期每个人的利益点都是不一样,双方利益点一致就合作亲密无间,当两个人利益点有了分歧,双方就开始貌合神离,自古善始善终的君臣何其少,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双方的关系也有着波折。两个人的关系首先定位为君臣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的公司创始人与经理人关系。我们从这个角度代入分析一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勿喷。
隆中对
第一个时期:坐在隆中放眼天下(创业初期)
此时刘备正在经历人生的又一个低谷,官渡之战后刘备依附的袁氏集团在与曹氏集团战争中失利,袁氏集团丢了大半市场,又因为董事长袁绍去世几个儿子一直争家产,袁氏集团逐渐式微退出了市场,依附袁氏集团的刘备小公司再次破产,还被曹操撵到南边,不得不投奔荆州集团的董事长刘表,本想着到了新的集团能够再次崛起,却没想到这个荆州集团这个老牌国企里面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董事长刘表也没怎么看得起刘备这个小老弟,把他安排到新野这个小地方蹲冷板凳,这让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刘备大受打击,不过刘备继承了自刘邦、刘秀等祖先的优秀抗打击能力,这个时候还想着东山再起,一再复盘自己创业失败原因,他把原因归结为没有高人辅佐。因为刘备虽然顶着个汉室宗亲的帽子却实在是草根读书,虽然跟着大儒卢植上了几天学,也顶多算是成人大学。在知识储备、政治素养、战略素质这些方面跟曹操、袁绍这些生活在首都官N代没法比,就算是孙策、孙权也是跟着孙坚从小耳濡目染,而此时刘备阵营的关羽、张飞也不具备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能力,这个时候刘备听说了南阳有卧龙先生这位大神那求贤若渴的心情可想而知,三顾茅庐自不必说,隆中对的三分天下这种战略眼光更让刘备这个“土鳖”老板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个时期刘备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无论是连吴抗魏、计赚荆州还是占据益州取得了三分天下的根据地,这个时候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如鱼得水,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马上就要上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