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刘备,荆州,益州为什么刘备礼遇诸葛亮但是后来却不言听计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唯一一次不听诸葛亮劝阻的事情,就是伐吴,也因此夷陵大败,托孤白帝城,至于为什么刘备之前三顾茅庐,以礼事示下,到后来,不再听取诸葛亮的意见了,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刘备称帝后,蜀国战地荆州被偷袭,其二弟关羽被东吴吕蒙砍下头颅带去东吴,其三弟张飞,也因复仇心切,被部下砍下头颅带去了东吴,二弟三弟死因,皆是因为东吴,而刘备于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在面对兄弟被害死的时候,十分悲痛,此时的刘备恨透了东吴,执意要为兄弟报仇,并且,世人都知道他们三兄弟的感情,如果不报仇,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个时候诸葛亮劝阻刘备以大局为重的时候,刘备自然是反感的,甚至因此冷落了诸葛亮,
2: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想要一统天下,必须要先收复荆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并且,刘备的兵力,人力大增,都是从荆州开始的,而其属下的旧部,也有一部分人是荆州的,对于荆州,还是有一定感情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荆州,方便日后北伐,
3:刘备称帝后,想要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如果再听从臣子的,就会失去权威,再没有称帝之前,可以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称帝后就不行了,身份不一样了,当了皇帝,就必须有皇帝的样子,臣子也必须是臣子。
以上几条,是刘备为什么再后来不再听取诸葛亮意见的原因,刘备称帝后,内心开始浮躁,如果当时听取诸葛亮意见,等到时机成熟后再伐吴,也不会有夷陵之败,更不会托孤白帝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相信职场上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公司遇到一件很难很复杂的工作,老板开始并没有什么想法。到处求贤问计,找到你之后,让你先出个解决方案。
你苦思冥想,废寝忘食地做了一个很有创造性的方案,等你出了方案之后,老板突然有了很多想法。他开始运筹帷幄、指点江山,虽然一直对你赞赏有加,但是方案在执行中,逐渐跑偏了。
场景二:老板对你言听计从,非常信任,给了你很大的决策权,某个部门的工作全权交给你负责,你准备放开手大干一场。
但是,你发现很多事上,老板还是特别喜欢越权去干涉很多工作的细节,甚至,老板总是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研究过。
老板=全能神。
刘备与诸葛亮后来的事情,不就像是现代职场上这两个熟悉的场景吗?
刘备要匡扶汉室,要除汉贼,但是他没有什么办法,也没有什么想法。他三顾茅庐,讨得了著名的“隆中对”这样的解决方案,请来了诸葛亮这样的职业经理人。
隆中对的方案至今看来,都是当时最具有创造性的,切中要害,行之有效,切实可行。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但是,一旦执行起来,刘备对这个方案有了太多的想法:
1、夺取益州,优柔寡断,一直顾惜自己的仁义之名,害的落凤坡庞统被射死;
2、西和诸戎,南抚百越,刘备不知是顾不上,还是不屑于去做,只到死后,这些事丢给了诸葛亮;
3、结好孙权,北拒曹操,这一点是与国策出入最大的,刘备率领益州之众想要灭了孙权。
刘备虽然把军政大事交给了诸葛亮,但是这个军师在执行军令、人事安排上,刘备总是过多的插手。
从《三国演义》上来看,关羽违反军令状,华容道放走曹操。刘备出面阻挠诸葛亮斩杀关羽;在荆州守将的人选上,刘备派关平送信,暗示要关羽守荆州。
新版《三国》,荆州被夺,关羽被杀,刘备御驾亲征伐吴,对诸葛亮说了句“朕不知兵?”这句话证明,刘备此时已经膨胀了。其实,刘备在封汉中王的时候,就已经膨胀了。
人一旦做了老板,尤其是创业成功的老板,很容易就把自己当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能神,到处教别人如何做人。
刘备之所以要礼遇诸葛亮,一方面是因为他创业之功,无人取代,一方面是要做给文武百官看的。
你见过那个老板对CEO言听计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出身低微,以织席为生,从一无所有到,到建立蜀汉政权,当了皇帝,这里面诸葛亮起了重要的作用。刘备得到之后,说如鱼得水,言听计从。
刘备得到诸葛亮时,正是刘备起家最微弱的时候,可以说,多次兵败,得到诸葛亮这个一流人才之后,刘备欣喜若狂,对诸葛亮非常好,可以说,诸葛亮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是因为水镜先生成说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以按天下,刘备深信不疑。
火烧博望坡发时候,诸葛亮在派将时,直接把自己的主公刘备派出去了,引一军诱敌,夏侯惇一看刘备出来了,立功心切一下就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但是,刘备称帝之后,态度完全变了。刘备为什么会变,不听诸葛亮的呢?
刘备当皇帝后,一意孤行要给关羽报仇,群臣劝阻,刘备不听,赵云劝阻说国贼乃曹操,不是孙权。因该先打国贼曹魏。刘备反驳道,朕不为弟报仇,就算得到万里江山何以为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