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职场中如何去说服"犟驴"脾气的同事,又不失尊重?
自己的,的人,同事职场中如何去说服"犟驴"脾气的同事,又不失尊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职场中如何去说服"犟驴"脾气的同事,又不失尊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良观点”:职场中,总会遇到固执的同事,他们有着自己的执念。对于很多意见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就是我们俗称的“犟驴脾气”,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通过其他话题打开局面,其次尽量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示自己的意见,最后在展开沟通进行说服。说服的过程中要使用思维引导的方式,并利用思维锚点来稳固他的感知,传达出事情本身的高期望值,自然能漂亮的说服“犟驴脾气”。
下面,我们针对这些内容详细的阐述一下:
一、先谈谈什么是犟驴脾气的人?
“犟驴脾气”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性格非常固执,作息规律,不愿意改变已有的行为
“犟驴脾气”的同事,性格往往相当固执,并且长期的自我暗示下,已经具有很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当外部需要改变自己的既有习惯时,其表现的比较抗拒,如果提出这种改变的诉求是平级的同事的话,就会更容易触发“犟驴脾气”。
(2)做事情果断和武断在一线之间,总体来说我行我素
职场中有很多人没有主见,需要多方争取别人意见,但“犟驴脾气”的同事一般没有这方面的烦恼,总体来说我行我素,做事情果断和武断在一线之间。认准自己的目标之后,就会发起冲击,很少能受外力的改变,说服其转向有点困难。
(3)有自己的世界观,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
“犟驴脾气”的同事,基本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世界观,你的很多劝说和建议,往往在其世界观内能完美的规避,他有一套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不一定正确,却绝对对自己有效,有时候,还往往会让劝说的人哑口无言。
二、说服“犟驴脾气”需要用心理技巧:引导思维
引导思维关键就在于引导二字,如何引导关键在于要理解“思维”。“思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对付“犟驴脾气”特别有效。如何利用“思维”的力量?我们先要理解三个概念:
(1)图式
图式就是你经常会关联起来的背景。一旦激活图式,就会自然而然的影响你的感觉和行为。相关的概念就会出现在你的思想中。比如:“母亲”的概念已出现,就会给你温暖的感觉,这就是一种图式。再比如,“亚洲”的图式中,就有优秀的数学能力的感觉。
(2)引导
图式的关键在于激活,也许图式本身就有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但是这些特点需要你在适当的机会去激活。让对方从内心产生这样的感受,这比在语言和文字上去强行说服有效的多,这个激活的过程,就是思维引导。
母亲和温暖的感觉是潜藏在对方内心中的,在说服对方时,就要想办法自然而然的激活他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就会不知不觉的改变对方固执的想法,这样,“犟驴脾气”才会一步步被你引导。
(3)激活扩散原则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语义网络,这个网络包含我们所学过的所有信息的庞大语言网络。这个网络中每个概念,都是一个“节点”,并且与其他概念相关联。一旦一个节点通过某些引导方法被激发,其余的节点就会同时被激发,这就是激活扩散原则。
三、如何进行引导思维说服“犟驴脾气”?
如何去说服“犟驴脾气”,我们需要按照以下的步骤来做:
(1)开场:利用开放性话题,构建“接受新东西”的标准图式。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打开对方的沟通大门。假如你想让对方完成一件特别棘手的工作,你总不能上来交代什么事情需要你去完成,有多少困难需要解决。这种沟通方式,即使不是“犟驴脾气”,恐怕也不会轻易同意。
所以,第一步你就需要让对方非常享受的和你开始沟通,但我们又不能漫无目的的闲聊,所以,我们用标准的图式来打开大门,为对方营造一种原来改变自己的想法或观点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激活对方的开放性感知,让他愿意听你说那些说服的话。
小良介绍几种常用的办法:
第一种:
“记得你是如何像我推荐沈腾的电影吗?一开始我并不喜欢他,但当我看过几部以后,竟然喜欢上了他的电影”
这是一个标准的开放性开场,先谈你和说服对象以前的交集,然对方卸下防备心理,享受和你的沟通。
第二种:类似的话题还可以是:
“你喜欢吃茄子吗?我的朋友老三特别不讨厌茄子,但最近试着吃了几次以后,竟然喜欢上了这种食物,我对茄子也没有好感,但我觉得有必要找个时间试一试”
第三种:或者
“我们公司最近招了一个新员工,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他,但我秉着开明接纳的态度,竟然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了”
大家纵向的看一看,这些看起来不关联的话题,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图式:我们可以试着接受一些新东西。到此,相信你就可以根据这三个话题构建出无数的话题了,中心思想就是那个标准图式。这是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做好以后,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2)开场:利用刺激影响行为,构建“接受新东西”的标准图式。
有时候,友好的使用开放性话题并不能奏效(也许对方已经特别反感你),不妨用点稍微激烈的手段:刺激影响。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与第一条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利用类似激将的方式,来在对方内心构建“接受新东西”的标准图式。
比如,我希望说服同事老杨,去转发自己的生日视频。如何通过行为刺激呢?我可以把自己的头条换成生日切蛋糕的照片。这张照片就会测试起老杨的生日模式,当同事们都给我转发的时候,即使老杨抵触这种转发行为,也会在这种“标准图式”下完成转发的行为。
再比如,当我希望说服同事老杨,去帮助出错的新人时。如何通过行为刺激呢?我可以建议领导在办公室对之前帮助过别人的同事进行表扬,最好发点奖励物品。这种行为会刺激到老杨,建立帮助别人的“标准图式”。当我再公开和老杨提出帮助有问题的新人时,老杨自己的内心就会告诉他,即使有违自己的标准,但也应该这样做。
(3)过程:当我们已经利用“图式”让说服对象产生应该这样做,或者这么做也并无不可时,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稳固他们的感知”。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理:锚定效应。它由两位多产的人类行为研究者阿摩司·特沃斯基和丹尼尔·卡尼曼推广而流行。他们发现,人们倾向于使用相对距离锚点做出判断。锚点本质上是一种引导方式,因为它们各自激活了一种心理意象,从而影响你的估计。比如,当你申请一个职位,要填期望薪资的时候,你可能会查看两点:该类型职位的平均工资,该公司的业内地位和声誉。这两点就是一个标准的“锚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