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高中生因上网课自杀,有谁考虑过作为父母的压力、情绪?
孩子,父母,自己的高中生因上网课自杀,有谁考虑过作为父母的压力、情绪?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可否认,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教育的范围、能力和成效。
但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且很复杂,因为一切教育都是源自参与教育各个环节的形形色色的施教者。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是形形色色的教育的悲哀,借用英国诗人约翰·堂恩曾一首诗中所说——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
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
欧洲就少了一点;
如果一个海角,
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
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
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
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
它为你敲响。”
任何教育并非孤岛一座,导致这些问题的“教育”才是最值得审视、反思。
换句话说,对每一个施教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反思自己所认为的教育,并以此来先教育自我,然后教育才可能向好而生!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很多人依然固守着自己脚下的那一片小小的岛屿,只看见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却不曾深刻反思和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压力和情绪的根源,这对于受教者来说,恐怕是最悲哀的事。
事实上,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者以受教者为对象的全情付出和忘我投入,而不是以“自己的自以为是”为对象的全情付出和忘我投入。
所以,教育孩子就意味着不断认识孩子,不断认知自我的成长。
没有成长,教育只能是痴人说梦。
刻舟求剑的故事恐怕所有人都听过,甚至还有人会嘲笑那个人的愚蠢,因为他看不见外面世界的变化,只有一厢情愿的自以为是。
可是,倘若你仔细想想,教育不也是不停变化的吗?孩子的成长也是啊!为什么父母的“教育”就很难变呢?当出现问题之后,为何还不知道要改变呢?
所以,最难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教育,往往是观念先行的。
但很多施教者却浑然不觉自已然成为某种观念的奴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成为观念的主人。
万情万绪皆由心起,这“心”便是对自我观念体系、认知体系的深度审视与反思——这便是万事之源。
人的很多无奈在客观事实面前、在规律面前是很苍白无力的,教育亦是如此。
但正因为有些“教育”不可能重来,所以父母、老师等一切教育者的自觉才弥足珍贵。
当然,有一点不得不提——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媒体的放大作用同样也会放大事主的伤痛,甚至还会带来舆论的压力,事主同样会有更为痛苦的体验,但这一切并不能随事主的意愿而改变,但更重要的还是事主的痛苦反思。
这一切无人能替,也无人能“顺利”走出这段往事。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但毫无疑问,这样的代价太太太过惨痛。
所以,育儿即育己,但这绝不是压力和情绪可以推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看到这个问题,高中生因上网课自杀,我感到非常悲痛。我相信作为他们的父母也很悲痛,压力和情绪都非常的崩溃。
其实自杀这个现象不仅仅是因为高中生上网课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去深度的挖掘这个现象。据统计,学生的自杀率是一年比一年高,这是为什么呢?不仅仅是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有,因为学习压力而自杀,是他们的压力太大?还是他们对生活失望?还是说他们对自杀有所误解?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
首先,现在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特别流行,而孩子们也都非常追捧这类网络小说或者网络游戏。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去了解一下他们喜欢的世界是什么?我曾看见一个小孩跳楼的理由是他在科幻片中看见英雄跳出去都能飞起来,所以他想试一试飞的感觉,因此他就跳楼了。在那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跳出去会死亡。所以有些时候我们所了解的小说科幻跟现实当中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时候就要让他们认清童话世界,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当中的不一样。我有个朋友孩子是个小男孩儿,从小都喜欢看一些英雄片,在家里她,在家里,她经常跟阿姨一起玩奥特曼与怪兽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经常扮演着变身英雄,而家里的保姆阿姨则遇到英雄就被英雄打败在地上。直到有一天他在学校里面被一群小孩攻击,他当时的条件反射是我要变身奥特曼,把你们全部都消灭掉,但是他说了变变变口诀,发现自己还是被打的很惨,最后带了一身伤回家。直到那时候他才发现电视里面所谓的英雄动画片,跟现实当中不一样。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来,我们看到往往是他们自己切身受经历过才明白那些东西是骗人的。现实当中是不存在的。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是我们作为父母不够关心他们,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不知道他们所接触的东西没有及时的更正,他们的错误观念,所以才导致了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正确的解决方法。
其次,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中,现在的竞争压力下,孩子们的压力确实比以往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这种压力日益俱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父母,更应该去及时与他们沟通,疏导他们,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一方面兴趣,让他们有发泄的出口。就像我们上班一样,也不可能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活在心情愉悦当中,总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情,那我们会通过我们自己的方法,比如找朋友逛逛街,看看小说追追剧,也许就过了这个坎。但是孩子们呢?他们每天都有繁重的学业,每天要面对着老师和家长,有很多话很多事儿都不敢也不会直接的告诉我们,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帮助他们了解他们,让他们有一个自我清楚或者自我调节的方式。我看到过一篇文章,一个小男孩和妈妈吵架了,她在妈妈准备发飙的之前,他告诉妈妈说“我们需要冷静冷静\",然后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争吵的环境,他把自己关到了她自己的房间里面,然后他在房间里面选择看书,看他自己感兴趣的书本。过了一段时间后,妈妈的气消了,然后开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孩子也等自己的情绪调整下来,以后再出去给妈妈心平气和的说话。
因此压力其实大家都有,但是我们要学会怎么帮助孩子们从压力当中缓解出来?从烦躁中走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孩子从小都知道死亡是意味着什么,什么样的事情可能面临着这样的死亡。在他们不停地追剧游戏当中,我们要学会让他认清事实,认清生活。最好是能让他有一种合理的发泄方式,比如培养培养他们的音乐,打打篮球,出出汗。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是反思自己,而非把错误都归结到孩子身上,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更有责任,更应该去反思自己。
上一篇:有钱等于有了爱情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