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孩子教育家长普遍存在焦虑,为什么?
孩子,焦虑,家长对于孩子教育家长普遍存在焦虑,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孩子教育家长普遍存在焦虑,为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部分家长有教育忧虑的原因我觉得有一下几种可能:
1.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
我相信这样的想法几乎每个家长都有,也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家庭的美好希望和奋斗的目标。现在的家庭教育支出越来越高,教育年龄越来越小,有从婴儿期就开始的早教,各种特长培训也都是从娃娃抓起,有的甚至延伸到胎教,在肚子里就开始了,听音乐做按摩,吃各种营养品,大补特补,各种营养药,数不胜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怕错过每一个能让孩子将来拥有优秀成功人生的机会,抢前抓早的投入,这样的努力不止是需要支付大量的金钱还需要家人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只要觉得对孩子发展有利都能克服。长时间的努力下来就是孩子累够呛,家长忙够呛,有用没有用都得将来评说了。
2。就业压力大
目前中国的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了。以前如果能考上一个大学,基本就不用考虑工作的问题,毕业学校直接安排好了。那时候考上大学真的是有种光宗耀祖跳入龙门的感觉啊。可是现在我们出生率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大学和研究生的录取率却在提高,大学录取率都快达到80多了,这样的结果下来就是文凭的贬值,就业人口相对集中,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大学现在基本就是一个入场券,你的孩子没有高于别的孩子的特点,就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这是每个家长都不想面对的风险,所以只有继续提高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将来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被选择。
3独生子女的弊端
国家的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导致每家只有一个孩子,这种情况下你就没得选,必须成功不许失败,一旦这个孩子没有培养出来,自己的晚年生活会很难过。这样的压力下父母的教育焦虑更严重了。
4虚荣心攀比心理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日常生活基本都能得到保障了,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比吃比穿,比房子比车,现在这些条件都具备以后,大都是中产开始比的就是孩子了。谁家孩子优秀能考名校,那他就基本是会被认为成功人士生活幸福的标配了。这种情况下的攀比也会加大家长的教育忧虑的心理。
现在的每个家里有教育阶段孩子的家长压力都很大,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花巨资买学区房,有的辞职陪读,都太不容易了。真的希望国家能关注一下这些家长的辛苦状态,对于教育多投入一些关注多出台一些好的政策都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和平台来缓解家长的忧虑和压力,让家长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干工作搞创业,这样国家才会越来越富强,家庭越来越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焦虑产生的核心是其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差异,而使其表情,行为,心理产生的很多外在的反应。其外在反应主要表现为易怒,暴躁,恐惧,破罐子破摔。个人认为,家长对孩子教育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焦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方法,规避和减轻。
第一,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家长必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差异,各有特长,他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当中是有差异的,有些小朋友学习比较快,有些小朋友动手能力强,有些小朋友思维逻辑比较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劣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必须认清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对孩子的期待不能一刀切。建议家长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第二,对孩子的期望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必须要正确认识。当我们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必须对兴趣班的定位做正确的认识,我们是期望孩子从事专业的教育,还只是作为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是广泛的同时,在一两个领域内有特别的专注。既可以培养孩子爱好的广泛性,同时又可以塑造孩子的专长。在一两个领域内,一定要让孩子从量变培养的质变,既要关注,孩子的天赋又要告诉孩子,后天必须努力。
第三,合理调节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父母在孩子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期望与孩子实际成绩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孩子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当然,我们既要接受差异,同时也要找到差异的原因,看是否有机会去强化,让孩子成绩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远古时期,人们只求饱腹;战争时期,人们只求和平;和平时代,人们求什么?温饱不是问题,战争似乎离自己太遥远。可是上帝似乎很公平,每一个时代,总要出点什么“幺蛾子”来考验一下普罗大众,彼岸花开的愿望是不可以随随便便就实现的。于是,和平年代,孩子的教育问题攀附到了每一个家庭身上……
别人家的孩子——关键词:环境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先来看一张简历——
上面的图片不知道有没有引起你的不适呢(下面第二张图还只是截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有多少人会发出感慨这是“别人家的孩子”?要不就是家庭背景雄厚,要不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牛蛙,牛到三四线城市的普通老百姓都开始质疑这些简历的真实性。可是我相信深处一线二线大城市的宝爸宝妈们看了一定不会惊讶,兴许他们早就司空见惯了。
这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看似和平的时代,没有浓烟滚滚的硝烟战场,却在家与家之间展开一场没有硝烟更胜硝烟的泡沫战场,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心理战,家长们极尽焦虑,孩子们极尽痛苦……看着漫天飞的“跳楼事件”“母子相残”“父子抓狂”负面新闻事件频频发生,我们就知道,这场战争的牺牲者是孩子,是家长,甚至是学校的老师……
拒绝攀比回归理智——关键词:尊重孩子
我有一个小范围的同学群,这帮宝爸宝妈们都是一线城市的宝爸宝妈,因为孩子都差不多大,所以每天的话题基本都离不开教育和孩子。作为一个从一线城市跳到中国最底线城市生活的我,我能深刻的体会到他们当中一些人内心深处极度的焦虑。有一次,看到群里同学发出自己两岁的娃贼溜贼溜的英语配音视频,我大为赞赏,结果同学回我一句“累啊,压力大啊!孩子在这个城市最多不过中等水平。”许是听说了这样的谦辞,我听后也没好吃惊,问了句:“那些数一数二的牛蛙都是怎么教的?孩子每天学那么多累吗?”同学说:“其实还好,人家起点高,有方法,也乐意学,根本就不累……”
上一篇:工作月4000五险一金,一天六小时4天假,还是放弃去读大专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