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玉米种植如何防冶地下害虫?
玉米,害虫,地下春玉米种植如何防冶地下害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地老虎,地老虎又叫土蚕,主要是危害幼苗的基部,地老虎,主要在夜间活动,第2天白天隐藏在被害植株的附近土中,遭到地老虎危害的幼苗,从近基部横截两断,被害的幼苗无法恢复至正常,出现缺苗断垄,地老虎对温度的要求相对宽松,在大于5度的地温当中就能够存活,上一年越冬的幼虫越多,第2年春季,危害就越严重。
刚发现有地老虎活动的迹象,马上喷洒1000倍液土蚕一支净,药液喷洒的范围在每行玉米从玉米植株向外各20公分,喷洒药液的幅度大约40公分宽,在傍晚前后喷洒,在地老虎夜间出来活动这个时候,只要啃食一口,就能消灭掉,在冬前进行深翻,破坏地老虎的越冬场所。
2,金针虫,金针虫又叫磕头虫,是危害玉米幼苗的一大害虫,曾造成玉米缺苗断的现象出现,有发生金针虫严重的地块,可造成玉米苗8成以上遭到毁坏,金针虫喜欢潮湿的土壤,在春季地温在10度左右,就可出现金针虫活动的迹象,一般玉米播种低温稳定在15度以上为最佳,这时候金针虫更加活跃。有金针虫危害的田块,采用50%辛硫磷800倍液进行灌根。
3,蛴螬,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常在耕作层以内活动,主要啃食农作物的地下根,常造成玉米苗根系被蛴螬咬断,出现枯黄而死,蛴螬活跃的温度也是在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土壤温度达到15度以上,蛴螬危害严重。
4,蝼蛄,蝼蛄主要在地下打通隧道,寻找作物的地下根啃食,造成玉米苗根系被切断而生长缓慢。在玉米播种前,采用炒熟的大豆磨成粉或炒熟的小麦麸,拌入2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在傍晚均匀撒在地面上,引诱蝼蛄食用。
5,对于这4种害虫综合发生的地块,应采取冬前翻土地,破坏害虫的栖息地,在玉米播种之后,危害严重的地块,应进行浇水,顺水冲施75%辛硫磷乳油每亩地一公斤,或者是0.3%苦参碱水剂每亩地700毫升。
6,农业防治,除了采用冬季耕地,让害虫暴露在寒风中冻死,在使用农家肥时,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不要使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使用,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在土壤中能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蛴螬与蝼蛄就喜欢未经腐熟的农家肥,散发的气味,使用了这样的有机肥,反倒会增加了害虫的虫口数量。
7,拌种,春播的玉米种子,采用带有杀虫剂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有效地预防,玉米在出苗之前遭到害虫的危害。目前比较常用的玉米种衣剂有瑞胜,高巧,适乐时等可按需选择,也可采用复配拌种,比如,拌玉米种10斤,可用辛硫磷乳油10毫升+拌种专用天达2116+2.5%适乐时10克+清水100毫升,将这些药剂与水混合均匀,进行拌种,阴干后,进行播种,可起到较好的,玉米出苗前避免地下害虫危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严禁重茬或避免种过茄科、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通过轮作,能有效地杀死地下害虫,减少虫源基数。
(2)灌水深耕:春播前进行农田灌溉结合深耕,清除田边地头杂草,以减少虫口基数和卵的滋生场所,通过灌水改变土壤温、湿度,造成害虫不利的环境,可使害虫死亡率达90%以上。、化学防治
二、化学防治
(1)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剂100毫升拌细炉渣15~25公斤,在耕地前撒在地面,耙入地中,可杀死蛴螬和金针虫。
(2)喷药灭杀: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选用2.5%溴氰菊酯、20%氰戊菊酯3000倍液,及其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地面喷雾;防治蛴螬除用以上药剂喷施外,也可采用菜叶拌敌百虫毒饵进行诱杀,用2.5%敌杀死乳油30~40毫升加水75公斤于日落后作常规喷洒,茎叶要喷湿,喷施1~2次,可有效杀死地老虎。
(3)、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0.25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撒施在玉米苗周围,可防治多种地下害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农业防治:翻耕土壤,减少土壤中幼虫存活数量;
2、土壤处理:采用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
3、药剂处理:将喷雾器喷头去掉使药液成水柱状,在玉米刚种植或刚出苗时,对玉米进行灌根处理;
4、种子包衣:在耕葵粉蚧不发生或发生较轻区域采用路明卫包衣的种子,可有效减少蛴螬、地老虎的为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地下害虫有哪些?
一般常见的,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等,这些害虫主要以幼虫取食玉米的种子、根、幼苗等部位,造成玉米缺苗、死苗的现象,虫量的多少,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危害程度,对产量影响很大,甚至造成减产。
玉米播种后至苗期是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
发生特点
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幼虫在根茎地表1-5cm处潜伏,日落后开始出蛰为害,晚上10-12进入为害高峰,天亮后钻入被害植株附近地表,典型的昼伏夜出性害虫,主要为害种子及幼苗的地上、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断垄。
一般在8-9月间化蛹,9月羽化为成虫,即在土中越冬,次年3-4月出土活动。金针虫的活动,与土壤温度、湿度、寄主植物的生育时期等有密切关系。其为害的时间,与春玉米的播种至幼苗期相吻合。
地老虎
3龄前的幼虫多在土表或植株上活动,昼夜取食叶片、心叶、嫩头、幼芽等部位,食量较小。3龄后分散入土,白天潜伏土中,夜间活动为害,常将玉米幼苗齐地面处咬断,造成缺苗断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