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玉米种植如何防冶地下害虫?
玉米,害虫,地下春玉米种植如何防冶地下害虫?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近年来,随着玉米种子的改良升级,相应的抗虫害能力增强,对于地下虫害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是经常发生地下虫害问题,对于玉米产量影响严重,我家里种植玉米经常遇到此类问题,通过以下的方法取得一定成效,我与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做法。
在我们农村我也经常听到邻居抱怨,虫害严重到了影响整珠苗生长,最后枯死现象比比皆是。要想更好的防范,就需要对地下虫害类型、发生原因、发生症状方面了然于胸,再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整治,就能取得很好成效。
主要危害的害虫有地老虎、蝼蛄、蛴螬和金针虫四类,这些害虫对于我们种植玉米人来说都不陌生,说起来都是咬牙切齿,欲除之而后快。
一、地老虎
1.特征规律:因身体表面有黑褐色斑点和纵向的斑纹线,我们农村叫它俗称黑陶虫。在北方春种时期天气相对较为暖和,温度一般能够达到零上15℃左右;期间有降雪但是降雨也很少,土质比较干旱疏松,也呈颗粒状。地老虎的生存条件正好是上述说到的,这就为地老虎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温床。
它是多食性严重的地下害虫,尤其是第一代幼虫对于玉米苗期危害更为猖獗。幼虫喜欢吃食叶肉,咬断幼苗根茎,被祸害后的叶片叶穿孔,况且随着幼虫成长,食量也是很惊人的,一夜咬断一珠幼苗不成问题,势必造成断垄、毁苗。
但是发生也有规律可循,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切根虫、夜盗虫,危害严重第一代,发生在4、5月上中旬,成虫白天隐蔽,晚间活动对短波黑光灯有趋性,其表皮增厚、抗药性增强,我们在防治重点上放在成年前。
2.防治方法:幼虫时期,要消除周围田间及地边杂草,减少养料提供,达到消灭状态;成虫时期,利用趋化形特点,采用糖、酒、醋液诱杀,也能用黑光灯捕杀。也要综合施策,配合用既粉剂和甲敌粉剂喷粉,或剂拌毒土或毒砂撤施,每周一次就可以,连续几次见到效果就可以,次数过多对于幼苗也有一定负面影响。
二、蝼蛄
1.特征规律:蝼蛄有华北东北蝼蛄两种类型,在我们内蒙常见的是华北蝼蛄,我们也叫做拉拉蛄,寻觅其踪影根据隆起虚土堆,拿上铁棒和石块摩擦,蝼蛄受不了刺耳干扰冒头钻出,成为儿时我们捕捉用于钓鱼的鱼饵。
蝼蛄属于冬眠性物种,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每年在春种气温上升时苏醒活动,擅长窝内打隧道迁移,严重破坏玉米正常生长,造成根系和土壤分离枯死。地温升至10℃以上取食春播作物种子,或咬断幼苗根茎,造成植株萎蔫。夜间活动最猖獗,具有趋光性。
2.防治方法:主要采用化学药剂方式处理更为有效,通常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50g,拌细沙或麦麸5千克,撒在作物行间;也可以用48%毒死蜱或50%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然后浇一遍水,其朝着土壤湿润地方活动就中招。
三、金针虫
1.特征规律:金针虫以幼虫为害多,主要取食春播玉米幼苗的根部和地下茎部分,造成玉米植株枯萎死亡。为害玉米严重的主要是褐纹金针虫,以各龄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在整个生活史中以幼虫期最长达到1100天以上。越冬幼虫于3至5月下旬活动为害最大,没有趋光性,对萎蔫的杂草有极强的趋向性。
2.防治方法:可以采用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方式,主要采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药剂拌种诱杀即可。因金针虫对新枯萎的杂草有极强的趋性,也可采用堆草诱杀,成本还比较低廉。
四、蛴螬
1.特征规律:蛴螬主要以幼虫为害咬食玉米萌发的种子和根茎,再遇持续干旱天气,就很容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枯死,严重的毁种绝收。蛴螬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危害农作物较重的有大黑腮金龟、和铜绿丽金龟等,金龟甲的生活历时较长,幼虫期在土中越冬,次年春季越冬幼虫活动为害严重,成虫大部分都是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对末腐熟的有机肥有很强的趋向性。
2.防治方法:我们可以关口前移,在种植时深翻土壤并调整茬口,在轮作施用腐熟的厩肥适当灌溉。我们也要借助化学药剂灭虫,用50%辛硫磷与水和种子按1:30:500的比例拌种,结合耕地撒施人土用辛硫磷粉剂或巴丹颗粒或的林丹粉兑细土,均匀撒施全田,随撒随犁或随耙。利用其趋光性特点,在盛发期用黑光灯诱杀,也可以有效防治。
【总结建议】玉米种植虫害一直困扰增产丰收顽疾,我们有的种植农户尝试很多办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没有科学认识,对其发生的问题仔细分析,针对虫害薄弱进行多种方式处理,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根据我们农村种植经验,结合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指导,主要围绕四类虫害进行防治,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多种方式并举,最终见到了成效显著,具有可借鉴价值。
小伙伴们有什么意见,关注我一起讨论,不论是批评还是建议,我们一起探讨交流,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为我们种植农户提供良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地下害虫对春玉米种子和幼苗危害严重,造成春玉米缺苗、断垄,对春玉米的产量损失是巨大的,地下害虫主要危害春玉米的地下部位和近地面茎,种类多,但主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和地老虎。那么怎么来防治春玉米的地下害虫呢?
地下害虫危害春玉米症状
蛴螬危害春玉米症状
蛴螬幼虫主要食用春玉米的种子、须根、营养根及地下茎的皮层,可深达髓部,还能咬断幼苗的根和茎,最明显的是茎的断面整齐平整,蛴螬幼虫危害可造成缺苗、死苗,严重时毁种,蛴螬的成虫以春玉米的叶片、嫩茎为主要危害对象,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只留下叶脉基部。在土温达10度时上升到耕层进行为害,13-18度时活动最盛,23度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
金针虫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金针虫以取食土壤中的玉米种子、幼芽或咬断幼苗,有的正如名字一样,像针一样蛀进较大玉米苗的地下茎,受害幼苗变黄枯死,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在地表10厘米左右土温在7-13度时为害严重。
蝼蛄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蝼蛄以成虫、若虫咬食刚播下的春玉米种子、幼苗的根和嫩茎,从外部看,受害的嫩茎杆断裂或扒成乱麻状,小苗枯死,大苗枯黄,挖开土壤看可以发现玉米根系附近有纵横叠加的隧道,使幼苗吊空而死。
地老虎危害春玉米的症状
地老虎可以分为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都以幼虫危害春玉米的幼苗,造成缺苗,严重时毁种,1龄幼虫只食嫩叶的叶肉,将表皮和叶脉留在叶柄上,2-3龄幼虫以食用叶片,叶片出现孔洞或缺刻,4龄虫危害最为严重,可以咬断幼根、幼茎、叶柄,将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春玉米植株枯死。在地温13.4-24.8度时危害最为严重,繁殖速度最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