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武夷岩茶到底是喝山场还是口感?
岩茶,山场,武夷武夷岩茶到底是喝山场还是口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武夷岩茶到底是喝山场还是口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场”是武夷岩茶的出生证。
“山场”是武夷岩茶的先天因素,决定着岩茶的出身,是一款好茶的基础。
关于武夷岩茶的 “山场”话题,由来已久,内涵丰富。武夷岩茶的 “山场”基本可划分为三大类: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坑两涧”,其次还有:天心岩、马头岩、竹窠、九龙窠、三仰峰、水帘洞等地。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溪涧纵横、鸟语花香、地形似天然温室、光照散淡而从容、有着非常适合岩茶茶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使“山场”成为武夷岩茶品质的先决条件,成为了武夷岩茶的出生证。
口感是武夷岩茶的体检表。
武夷岩茶的口感,综合了不发酵茶、全发酵茶的制法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感风格。武夷岩茶有着浓而不涩、爽口回甘、的特有口感。武夷岩茶的口感,总体来说是:甘、醇、鲜、滑。
❶ 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即甘。一入口就会有一种甜滋滋,凉丝丝的感觉。武夷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至喉部,清凉舒爽开阔,甚至让人感觉那不是回甘,是一种远远超越了回甘的感觉。品饮岩茶后,让人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放松的一种感觉。
❷ 醇:岩茶的滋味口感,比绿茶浓,比红茶黑茶淡。茶汤比绿茶饱满厚稠;比普洱茶及黑茶清薄;比同属乌龙茶的铁观音,茶汤更厚稠,滋味更浓郁。因此在福建武夷一带茶界中,流传着“南香北水”的说法。就是针对岩茶与铁观音的品质而言的。
❸ 鲜:武夷岩茶的口感清新、清鲜、甘美、如同品鸡汤一般。形成这种新鲜感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氨基酸。武夷岩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❹ 滑:“滑”是相对于 “涩”而言的。武夷岩茶茶汤入口后,毫无涩感,顺滑流畅,感觉茶汤是自动 “滑”入喉部,完全不需要吞咽。另外就是有一种 “融化融合”的感觉,入口后,就会感觉到完全融化在口腔中一般。
❺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
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
香气:花香果香、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
滋味:醇厚滑润甘爽,特有“岩韵”。
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
最后回顾一下:
● “山场”是武夷岩茶的出生证。决定着岩茶的出身,是一款好茶的基础。
● “口感”是武夷岩茶的体检表。好的武夷岩茶,从内到外都要过硬。要出身好、内质好、外形好。
(感谢关注头条号:风轻云淡高山流水290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在这个问题上对于一个喝茶的人来说陈馨会支持大家追求口感。
但是作为一名专业的评茶人员,这两者是不可或缺的评判标准。
山场所带来的口感是微妙的,是无法替代的,也是非常细微的一种体验,需要一定的口感经验和喝茶功力。
但工艺所带来的口感上的愉悦感是直观的,也可以这么说,是山场韵味无法取代的。
准确来说,山场和口感结合这便是天地人和才能带来的一种感觉。
山场味为什么难懂
“浓非厚,淡非薄” 这句话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过。
陈馨看来这句话是对武夷岩茶山场韵味最好的解释和概括。
山场味,一直是大家争议的一个话题。
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每一个山头带来的山场气息都是不一样的味道。
可能当你稍微察觉到了一点山场韵,再次冲泡后会发现又和上一次不一样。
或者说换个人来冲泡可能又是不一样的味道,这或许便是武夷茶的魅力和多变之处。
山场味道
作为一名武夷山茶人来说,山场味道在个人看来便是茶汤的滋味,它的浓厚程度。
茶汤的厚度主要体现在茶汤入口后,口腔所产生的饱满度,这种饱满度我们也可以直接解读为“茶味”
而茶汤的浓度,可以主要体现在茶汤口感上。
浓,从字面上来理解是一种滋味的强烈度,也可以理解为耐泡的高低。
在冲泡到一定程度后,脱离工艺香后还能留下来“饶舌三寸”的回韵。
这便是最难懂的“韵香”
可以说茶树种植山场的条件越优越,茶汤滋味厚重的表现,就越明显,工艺的精益求精和原料的精良可以让茶品锦上添花。
这一喝茶的体验会令我们口齿生津、润泽回喉。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您问的“武夷岩茶到底是喝山场还是口感”,我可以给您以下建议和诠释
1.武夷岩茶没山场就没口感,山场不硬,茶体就不饱满,厚度就不够,韵就不显。
晚清名人梁章钜曾将武夷岩茶的特征概括为“香、清、甘、活”四字。他说,静参谓茶品有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2.以“香清甘活”四字为基础是辨别武夷岩茶优劣的标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