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年级孩子数学不开窍该怎么办?
孩子,数学,应用题一年级孩子数学不开窍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上学期的时候把精力都放在了他的语文上,问他数学有没有不会的,他每次都回答数学很简单,都会。也就把数学给忽略了,期末考试考了84分,基本都错在了应用题。现在网上上课了,每天陪着他上课做练习题,真正让我崩溃的日子来了,一问三不知,数学分类这一课我觉得很简单,分类完了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直接不会,我提出一个问题让他照着样子在提出一个,还是不会。该怎么办?真的快被孩子逼疯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能相信小孩的回答,他说会就会,他说懂就懂,有时孩子会忽悠人,他觉得学习很单调,沒有玩得痛快。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亲自检查他所做的作业,不能疏忽,错的地方要订正,要耐心讲解,反反复复,多出类似题目,弄懂为止,千万不能急躁,坚持下来必有成效,必竟一年级,刚从幼儿园出来进了学校,时间长了会慢慢地适应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当中,确确实实有这样的孩子,作为家长应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不能一看孩子数学一窍不通就发急,一边埋怨孩子笨,一边手忙脚乱地去想尽千方百计地去教他。作为孩子数学不开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一年级孩子实行零基础入学,在幼儿园不让学小学的知识,所以孩子没有基础,学起来就吃力。
二、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状态还在幼儿园阶段,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更谈不上会不会听课的问题了。
三、的的确确有个别孩子属于心智发育晚,接受能力慢的。
所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家长应该正确看待每一个孩子,找出原因,去因材施教。
首先,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我们应从基础着手,引导孩子在脑海中描绘出数的概念,教会他方法,让孩子慢慢找到学习数学的感觉,尝到学习数学的甜头。假设,从2的分成开始,先拿出2根小棒,分成1和1,那么1和1就组成2,然后再学3的分成……,从最基础最简单的开始,让孩子一步一步慢慢去学,这样,他就很轻松地学会了,他就感觉不吃力了,时间长了,就找到学习数学的感觉了,尝到甜头了。就会爱上数学了。
其次,多读书,勤思考。增加孩子的理解力。往往大部分孩子数学计算题可能问题不大,可是解决问题就很差。这是因为孩子的知识面不广,理解力达不到,所以,要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读完以后让他学会思考。让孩子学习多问为什么,每一题解决问题问的是什么?告诉你的是什么?怎么解决?然后让孩子独立去完成每一道解决问题,最后家长帮助去检查分析,这样慢慢地孩子就学会读题和做题了。那么,他就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最后,奉劝各位家长,对于确实心智发育晚的孩子,也不要急于求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慢养孩子,静待花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具体问题具体谈,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很多家长喜欢用开窍这个词,其实带来很多误区,这个词比习惯一词更空泛。学习好或不好,最主要是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相关,其他都是表象。首先要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这样他才会主动去思考和学习。
从这位家长描述来看,确实是很清楚孩子问题点出在那里,非常值得点赞,说明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应用题和分类不是很熟练,王老师就专项来分析下吧。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
小学数学是体系化课程,这是和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应用题是必考题型,其实是考察综合数学实力的,应用题也就是解决问题题型,首先要理解学过的知识,然后是运用已学知识的过程,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数学的思考方式。
一年级应用题
如果课内的话基本上是加减法场景的应用题,首先要深刻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下学期开始,应用题形式也逐步由图文改为文字叙述题目,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基础。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好,有利于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建构。
从语义结构来看,加减法应用题分为合并型,变化型和比较型三类。
在王老师一年级趣味数学中分了四种加法,六种减法来通过各种不同场景来帮助孩子深刻理解加减法应用,数学不是计算学习,用计算去解决问题才是重要的。
1,关键词理解
比如多和少,多不一定用加法,少不一定用减法。有时候陈述不同需要孩子自己去转换,比如确定谁是多的那个,再去选择用加法还是减法,需要多一步思考。
2,建模解构
除了读题,和理解题目场景(也需要孩子具备相应日常数学经验),对题目建模解构是重点,也就是将题目数量关系进行转化。王老师建议用图示或实物的方法,帮助孩子直观进行分析,这样也符合孩子认知阶段特点。特别是一些复杂的排队问题,移多补少问题等等。
多通过实物和图示让孩子自己去直观观察数量关系,这样更容易理解。
从反向思维来看,也可以通过一道算式,让孩子自己编应用题,其实相当于一个小作文。这样可以丰富孩子对于加减法实际应用场景的想象。
一年级分类问题
分类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启蒙,包括分类的含义,分类有序计数,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多鼓励孩子自己去描述。
比如下图,对铅笔进行分类,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确定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低年级数学学习需要家长耐心引导,重视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你要做的更多应该是激发和推动孩子学习,而不是替代,引导为主,而不是教孩子怎么做。鼓励孩子多说,你才能听出问题在哪里。兴趣是源动力,方法对路才能良性循环。
上一篇:核桃什么品种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