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常说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晚上超过10点就不建议吃饭了?
夜宵,脂肪,晚上人常说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晚上超过10点就不建议吃饭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常说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晚上超过10点就不建议吃饭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仅是超过晚上10点不建议吃饭,正常情况下,睡前2小时内尽量不要进食。
因为睡前进食,食物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被消耗,一般会导致体人肥胖。
很多人到了晚上总喜欢吃点东西然后再睡觉,其实经常吃夜宵对人的身体有几大害处:
危害一:易得结石
人的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夜宵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危害二:营养无法消耗
夜宵都吃得比较好,虽然营养丰富,但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营养如何消耗。据科学研究报告,在吃夜宵时往往吃大量的肉、蛋等,摄入蛋白质过多,人体吸收不了就会滞留于肠道中,会变质,产生氨、吲哚、硫化氢等毒素,刺激肠壁,诱发癌症。
危害三:诱发失眠
夜宵过饱可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其他部位,诱发失眠。
因此,想拥有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不吃夜宵或少吃夜宵。如果晚上确实需要补充营养,最佳选择是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和糖类。因为这类食品会间接地改善脑的化学反应,令身体分泌胰岛素,从而发挥镇静安神作用,对失眠者尤为有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上10点以后吃饭,易积食,吃进的食物不易消化,吃完了就睡觉,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容易引起肥胖,尤其吃了油腻的食物,还会给肝脏带来负担,易引起脂肪肝,时间久了肝脏就会得病。
人们常说的:一顿不吃饿得慌,那也要看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是不是有规律的饮食,而且吃饭的时间不定,也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胃肠也会得病。
实际生活规律,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总是不定时间的吃饭,还是暴饮暴食,那对身体肯定是百害无一利,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我们的明天更好,记住晚饭一定不要吃的太晚,还是按规律吃饭比较好,那样才是保证身心不患疾病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上,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除了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外如心跳、呼吸、体温、脉搏外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使是上述"生命活动″也是"低速运转″的"基础状态",不需要更多的热量供应。
晚饭吃得过饱、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吃了许多零食等都会使"过剩"的热量以脂质或糖元的形式貯于体内。
脂肪多了向何处去?第一是皮下,就是发胖;其次是内脏周围或细胞间隙,形成脂肪肝、脂肪心;存于肠系膜及大网膜中,成了"将军肚儿"。还有更要命的,多余的脂肪走向血管内造成动脉硬化,脑梗、心梗就"找上门儿″了。
有人说,我没吃肉也没吃太油的食品,只是睡觉前吃了点儿水果、干果,或只吃了几块饼干、点心,怎么也长脂肪?
人体的代谢中,对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如淀粉或糖、蛋白质及脂肪)要通过生物化学的"三羧酸循环″进行"统一分配″。三者均可"互换、互变″,即糖可变为脂肪和蛋白质;脂肪也可成为糖或蛋白质;蛋白质同样可成为糖和脂肪。
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强调总热量的控制,不是单纯指淀粉(或糖),而是包括蛋白质和脂肪。
生活中最好对摄入食品建立起"总热量″概念,若能基本掌握好:总热量摄入=总热量消耗这个公式,就不会发胖或脂肪过多,更不用耽心血脂、血粘、血糖是否增高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正常点说 八点以后就不应该进食了 除了健身需要大量蛋白质能量的除外 人的机体运行一天是需要一定休息时间的,就如机器,晚上我们的消化系统 肠胃蠕动是非常缓慢的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多余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脂肪,这也就是晚餐进食容易胖的原因,脂肪过多会引起肝脏负荷,引起脂肪肝,脂肪在体内过多还能导致血管硬化,种种不好,所以 十点以后还是不吃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的五脏六腑也需要休息,10.00以后吃饭会给胃增加负担
上一篇:哪种桃树授粉最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