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子》一书中提到的孟子的弟子都是谁?能否谈谈关于他们的事情?
孟子,弟子,公孙《孟子》一书中提到的孟子的弟子都是谁?能否谈谈关于他们的事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九、孟仲子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邹国人。是孟子的堂弟。而《孟子世家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序为二代(“二代仲子,三代睪”)。曾跟公孙丑学习,是一个能说会道、反应敏捷、处事周到的灵活人。孟仲子随孟子游齐,负责接待和处理日常事务。一天,孟子因齐宣王不够礼遇而称病不朝,次日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恰巧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并有医生同往。孟仲子巧妙应付,告诉来人孟子已上朝去了,同时派人追赶孟子,告诉孟子不要回家先去朝廷。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新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孟氏。
十、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孟子葬母时使他监理棺椁的制作,葬毕问孟子棺木置办的是否过于华美了(木若以美然)。孟子回答,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去省钱(君子不以在天下俭其亲)。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同行,路上看到老师不高兴,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引发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千古豪言。
十一、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以国为氏。”“尝引夷之见孟子”。墨家信徒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拒之,并通过徐辟,以厚葬父母事例训导夷之。一次徐辟请教老师,孔子为什么赞美水。孟子以“有源泉水充沛、无源雨水容易干涸”的例子阐述了“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
十二、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在跟随孟子周游列国的途中,看到庞大的出行队伍,向孟子发出疑问:咱们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好几百人,到处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做合适吗(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继而阐明了“通功易事,羡补不足” 的社会分工观点。
十三、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
十四、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他问道:假设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怎么办?舜又会怎么办?孟子答曰:舜应该象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把“天子”那顶官帽子扔掉,然后背起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陪伴父亲颐养天年,反映出孟子“父子亲情比‘王天下’重要,道德比事业重要”的价值取向。
十五、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浩生不害对孟子器重弟子乐正克不解,问道:“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善人也,信人也”。浩生不害又问:“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十六、盆成括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尝欲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盆成括从学于孟子,道未通而急于出仕。他离开孟子,在齐国做了个小官。孟子听说后,气愤而又悲痛地说“死矣盆成括”。学生们问老师:何以事先已料到盆成括会被杀死?孟子答道:他的为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做君子的大道,所以会招来杀身之祸。
十七、滕更
滕更,姓滕,名更,滕国人。求学于孟子门下,因滕文公与孟子的友好关系,颇有优越感。一日,向孟子提问,孟子不答。公都子不解,问道:“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回答: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 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门下授业弟子众多, 最有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万章: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公都子:孟子弟子也。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绰绰,宽貌。裕,宽意也。
屋庐子:姓屋庐.名连.孟子弟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弟子:公孙丑,万章。孟子门下授业弟子众多, 最有名的有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万章:万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西庑。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七篇中有“万章章句”凡十八章,万章名字出现22次之多;对孟子有“尧以天下与舜”、“伊尹以割烹要汤”、“敢问友”、“敢问交际”等之问达38次之多。《史记》载,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公都子:孟子弟子也。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绰绰,宽貌。裕,宽意也。
上一篇:一年护肤品花2万,算多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