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铃薯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马铃薯,晚疫病,病害马铃薯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诱杀。如采用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的成虫。
5.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对有趋光性的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成虫,可以采用灯光诱杀的方法,每30~50亩马铃薯田装一盏灯,可以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三)生物防治
主要是应用生物农药和性诱技术防治害虫。如:针对马铃薯象甲、甜菜夜蛾,使用性诱剂,每亩安放一枚诱芯,可以有效减少虫源,防治效果可维持30天以上。
(四)化学防治
1. 播前消毒种薯或芽块。用0.05%~0.1%春雷霉素溶液或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30分钟,晾干后播种,可防治细菌性病害;用35%甲霜灵拌种,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2~3公斤,均匀喷洒于150公斤芽块上,晾干后播种,可防治晚疫病。
2. 用4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播前施于播种沟内,每亩施2公斤,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施4~5公斤,可防止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3.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和豆芫箐可用20%氰戊菊酯或2.5%溴氢聚酯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4. 马铃薯晚疫病要提前预防,从6月20日起,即可喷药防治,用大生、银法利、甲霜锰锌等药剂交替喷施,每间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5次即可。
5. 采用化学除草或人工除草的方法,控制田间杂草的危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1. 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
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此外,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应当高培土。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最好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处田块,防止收获的薯块与之接触。
2. 癌肿病
选用抗癌肿病的品种并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可以防止癌肿病的发生。封锁感病地区、禁止从感病地区调运马铃薯特别是种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没有发现有效防治癌肿病的化学病剂。
3. 粉痂病
用甲烷钠熏蒸土壤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种植马铃薯或长期与牧草轮作,可显著降低该病害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
4. 早疫病
叶片喷施有机杀菌剂可以减少早疫病的蔓延。当早疫病较为严重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防治,用量为每亩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防治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间隔10天左右。
5. 干腐病和萎焉病
选用无病种薯,用化学保护剂处理切块的种薯,可以把切好的薯块蘸一层7%~8%的杀菌剂粉剂;生长期间有良好的水分管理和轮作;不在带有萎焉性镰刀菌的田块里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1. 青枯病
轮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小种(小种3)的办法,但对小种1很困难,因为它可以感染其他作物或杂草(尤其是茄科)。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青枯病的药剂。
2. 黑胫病和软腐病
避免将马铃薯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不要过度灌溉。成熟后尽量小心地收获块茎,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块茎在贮藏或运输前必须风干。某些品种的抗性要较其他品种高一些。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胫病和软腐病的化学药剂。
3. 环腐病
使用无病种薯,防止切刀传播此病害。
4. 疮痂病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以保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重复种植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如红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萝卜(该病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抗疮痂品种对防治该病害非常有效。
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维持土壤中pH值在5~5.2之间。避免过多施用石灰,如果需要,最好使用含白云石的石灰。“酸性疮痂”可以通过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即在发病初期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进行喷施2~3次,间隔为7~10天。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温室和网室生产微型薯)可以用土壤熏蒸剂来进行土壤消毒。
3
马铃薯病毒性病害
1. 马铃薯卷叶病
马铃薯卷叶病毒是最主要的马铃薯病毒性病害,在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普遍发生,易感品种的产量损失可高达90%。可以在种薯繁育时淘汰病株,筛选健康植株来防治马铃薯卷叶病毒。系统杀虫剂可以降低病毒在植株内的蔓延,但不能防止从邻近田块带毒蚜虫的感染。马铃薯卷叶病毒是已知的可通过热处理来消除的马铃薯病毒。选用脱毒种薯,种植抗卷叶病毒的品种可有效防治该病毒。
2.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可通过无性选择和种薯繁育过程中淘汰病株来防治。选用脱毒种薯和抗性品种对防治该病也非常有效。
3. 花叶病
在种薯繁育过程中通过无性筛选和使用脱毒种薯可以防治X病毒、S病毒和M病毒病害的发生。当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时,淘汰病株是很有用的。抗X病毒的品种很有效。
4. 印花和奥古巴病
防治方法是在种薯生产过程中淘汰病株和使用农药消灭病毒的传媒。
马铃薯主要害虫
1. 桃蚜和其他蚜虫
利用蚜虫的天敌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瓢虫科的甲虫和食蚜虫的黄蜂以蚜虫为食。药剂防治应注意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如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醋乳油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2. 蓟马
干旱条件有利于蓟马的繁殖,适时灌溉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也可用40%辛硫磷乳油和40%乐果乳油的1500倍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3. 叶蝉
马铃薯田与豆类作物隔离可防止叶蝉侵染。选用抗性或耐性品种或用农药进行防治。可以每亩使用20%叶蝉散乳油100克兑水后喷施叶片,或每亩用40%乐果乳油75~100克兑水喷施。
上一篇:放眼国内乐坛,汪峰是唯一在音乐素养上最接近华晨宇的歌手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