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防治粉痂病害?
马铃薯,孢子囊,土壤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防治粉痂病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何科学防治粉痂病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又称土豆,在我们湖北老家这边又叫它洋芋,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种植项目,用途极其广泛。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其病害也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土豆果实生长在地底,所以有些病变比较难以发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病害,让种植土豆的朋友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一、土豆粉痂病
土豆的粉痂病发病都是在根部和果实上面,然而发病的马铃薯表面会出现一些黑褐色的斑点,最后破裂形成凹凸不平奇形怪状的小坑。发病初期时观察土豆的根部会发现有一些鼓起的小疙瘩,甚至有的已经裂开为坑斑。集中发生在雨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1600倍55%苯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防治,或者在土豆播种前用2%盐酸溶液浸泡2-5分钟以后,稍微晾干后在播种。
二、土豆晚疫病
土豆的晚疫病多发生于叶子表面,随着时间慢慢推移逐步扩散至马铃薯上面,这时病情会比较明显。发病初期的土豆叶片刚开始出现一些斑点,慢慢的变成黑褐色,在空气土壤干燥的情况下会使整株土豆植物慢慢的枯萎,如果下雨天气或者环境比较湿润的情况下会开始腐烂发臭,最后传到果实下面,果实也会变的一样。这种情况可以使用55%甲霜铜750—900倍液防治,每一个礼拜一次,坚持持续一个月。
三、土豆干腐病
干腐病对于土豆果实的影响非常大,发病气候也大多集中于果实上面。其主要表现为土豆的果实表面会出现向下凹的黄褐色斑点,随后会慢慢的往里面腐烂,腐烂的同时并伴有白色的霉状,发展到最后整个土豆的内部都会呈现黑色的干枯物质,最严重的时候会使整个土豆呈现干腐状态。这种情况在刚刚种植的时候可以使用采用6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四、土豆软腐病
这个是很多植株都会出现的病害,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土壤过于潮湿而引起的,所以出现这种病通常意味着这一片土地湿气过重,其明显的特点就是会有臭味。发病时会从最潮湿的叶片部位开始,随后扩展到整个植株,发病的地方就直接腐烂,没发病的地方会微微发黄。这种情况可以使用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现严重的务必及时移除植株,避免交叉感染和扩散。
以上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治方法:一是实行轮作倒茬,清理田园,把残株败叶运出地外烧毁,以减少浸染菌源,延缓发病时间。二是石足肥料,加强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旺盛,增加自身抗病能力。三是选用丰产抗病品种。四是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杀菌保护剂,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马铃薯开花前后,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深埋,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克露100克/亩全田均匀喷洒,进行预防保护性防治,用抑快净每亩40克喷雾施药间隔期为5-10天施药一次;正常天气条件下间隔7~10天用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如干旱少雨,喷药间隔天数可适当延长。
在高湿多雨条件下应间隔5~7天用药一次。根据病情发生风险的大小可适当调整用药次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晚疫病需及早用波尔多液或瑞毒霉进行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填埋烧过的稻草稻谷杆等可以当肥料利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粉痂病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mm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