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苏轼,赤壁,人生如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历世事沧桑的大彻大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封赏 有贬谪 人生如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字面说得很清楚,他之所以感慨“人生如梦”,是因为“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或许是生不逢时的叹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为什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概?我只能作个粗浅的解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于是就有了这人啊,生命的短暂,就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的感觉,最后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一尊还酹江月,好好的喝酒去吧。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在我读过的写词大枷中,我最为喜爱的有三位,毛泽东,苏轼,辛弃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词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〇八二年)写的。那年他已四十七岁,因反对新法被贬谪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经两年多了。古典诗歌中咏史,怀古一类的作品,一般都是古为今用,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自己的怀抱。此首词也不例外。他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就引起了自己年将半百,“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的感慨。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徒伤老大,于是引发“人生如梦”的感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首词是苏东坡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汴京为官时,苏轼是无心创作词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皇帝治理国家之上。
写这首词时,苏轼已在黄州居住两年有余,这两年他缺衣少食,饱尝人间疾苦。恰逢仕途上的不如意,让苏轼在疾苦的人世间,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贬官黄州期间,激发了他对生命意义更深一层思考,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融入到他的词作中,促成了他写下许多千古流传的好词,达到了他人生中的文学创作巅峰。
在历经人生磨难之后,他的词中更多的表现出一种豁达和乐观。他把宋词的创作引领到一个广阔的空间,他的词作打破了唐以来内容主要以春愁秋恨、离别相思的特点。
在他的词作中,山川景物、内心的忧愁快乐、怀古伤今、黎民百姓的生活,皆可入文。他的词,意境开阔、个性分明,在众多词作中《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的姣姣着。
在这首词作中,诗人以壮阔的视野勾勒出赤壁雄壮之景,“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气势雄浑,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显示在读者的面前,极具画面感。
在这样的雄浑背景下,引出三国往事,一切人物是那样的生动可感,但最终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道出诗人对功过的真正感悟,一切一切,终究会随时间流逝,不留下任何东西。
上一篇:如何看待《安家》中老洋房被霸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