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说错了吗?三国最弱的是刘备吗?
刘备,南中,卧龙“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话说错了吗?三国最弱的是刘备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卧龙,指的是诸葛亮。风雏指的是庞通。三国时期,刘备是最弱的,先在新野,屯兵二千,后借荊州,发展了一些人马,关公又大意失了荊州,入川后,又连年征战,兵源粮草紧张,几次征讨都无疾而终。卧龙有济世之材,但中国有些事情要讲天意。后人说卧龙运筹于维沃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风雏也是。刘备一直都是最弱的。四川又山多,连年征战,人丁稀少,据说十二三岁都当兵打仗,影响战争的兵源是一部分,还要有很好的补给,但刘备偏偏缺粮草,所以有时不得不撤军。中國有句话叫天时地利人和。三国中,你会发现连年征战,死亡的人多。但三国中有火的战役也多,如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葫芦谷等,战争是残酷的,火攻是最残忍的,葫芦谷那一战本来可以大胜,一局定乾坤的,可是突如起来的一切大雨,一下熄了。这里面还有天意的机缘。战场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蜀道难,刘备难,粮草难,兵源难。后来卧龙有济世之才也改变不了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并没有夸大,得到诸葛亮制定了刘备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得到庞统为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
真正拖后腿的不是卧龙和凤雏,而是刘备太弱。在诸葛亮跟随刘备的时候,刘备寄居荆州,将不过关、张、赵,士兵不过千,地盘只有小小的新野县。因为赤壁之战刘备才得以“借”荆州休养生息。然而荆州经历战火洗礼民生凋敝,加上地理位置险恶(东接孙权,北连曹操),很难长久所以刘备才需要西川。
从始至终刘备一直是三国最弱的势力,哪怕巅峰时期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可没多久就被孙权抢了荆州,后来刘备兴兵伐吴却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说到底还是刘备太弱。
卧龙、凤雏都是经世之才,无论孙权还是曹操都对此二人赞许有加。如果这二人跟了曹操或者孙权,又或者他们不为刘备服务,恐怕刘备在赤壁之战前夕就已经被干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最爱是三国,忍不住重复说。我笃定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赞同我的观点。诸葛亮是促割据,安蜀国而已,安天下另有其人!
安不等于统一,三国后期的平衡比前期军阀混战确实“安”多了。说起来肯定是统一好,诸葛亮定三分天下是用肯定语气,说统一是模棱两可的期望。隆中对太有名了,不难理解,就不抄书了。
为刘备指明道路,诸葛亮其实是促成三国,但,实质上阻碍了统一。这样说是因为刘备当时就这一条路。
赤壁,曹操是强大的,但没有到不可战胜。孙权若想活,就要联合人,荆州敢和曹操动刀的就刘备,没有选择。史书上看刘备没出多少力的样子,感觉也没实力可出。实际不是,双拳难敌四手,
江夏的实力加上荆州百姓的民望,曹操鼠首两端,难以安心打孙。
刘备不用说,除了靠孙权活命就剩跑,按那时就是跑越南去,那还能干嘛呢?
诸葛亮所谓安天下,就在当时这一步棋,定下三国格局啦。谁定的。诸葛亮?不!是周瑜。
赤壁这种战斗,周瑜是异数。孙刘必须拼,但不是爱拼就会赢,周瑜的发挥是神操作。换周瑜再打几次,不见得都能赢,是命运,造化,历史就是这样发生的。
周瑜实现了诸葛亮的预期,为刘备集团随后的操作打了基础,不然中国已经一统。而曹操还是最强的,孙权必须扶持刘备这个盟友,不然曹操再来,就不见得活得了。这样,刘备获利最大,孙权是既抢也放任,睁只眼闭只眼。这是诸葛亮算计到的,刘备的发展机会。好在,历史上实现了。
三分天下,不是诸葛亮一个人想到的,史书有据。诸葛亮只是为刘备指出了路,把宝压在孙权那,赌赢了。后来看,要多悬有多悬,幸亏历史上有周瑜。
不论演义,讲历史。安天下的名头有周瑜在,诸葛亮沾不到边。但周瑜是军事家,这就局限了。周瑜也当不起,当然,如果周瑜命长,世界很可能不一样了。
最后安天下的魏,司马是摘果子的。魏靠曹操,曹操常败将军,除了官渡,别的战斗说实话是输赢都死不了,其实没压力。为啥那么横,就是人多,粮多,武器多,资源多,人才多,手里有皇帝这个百年老字号。输了就再来,硬实力碾压。曹操要是有周瑜,估计早统一了。
曹操不是有郭嘉么?郭嘉是谋士,不是政治家。曹操的政治格局,发展国策出力最多是荀彧荀攸,所以,通过上帝视角,安天下的人姓荀。诸葛亮是促分裂,强刘备,安蜀国。至于庞统,比诸葛亮后到一步处处落后,死得早,不可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并不是说得到卧龙,或是得到鳳雏就可以夺得天下,只是在当时在定国安邦的策略上有很高的造诣,在侧面反映其实刘备,在魏.蜀.吴.国主来说他是能力最弱的。
上一篇:果园套种小麦每亩需要多少种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