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疫情期间,企业捐赠机器人?
机器人,碧桂园,煲仔饭如何看待疫情期间,企业捐赠机器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次疫情很多企业都捐赠了自家的机器人,用于抗疫,以医疗机器人为主,但在这其中,有一家公司捐赠了煲仔饭机器人,非常有意思,让一线医护人员能够吃上热乎的美食,还杜绝了疾病传染,这家公司就是碧桂园。给碧桂园此举点个赞,既是支援疫区医护人员,同时也是自身机器人技术的一次实战考研。
机器人餐厅只是碧桂园庞大的机器人版图中的一环
客观来讲,机器人这个产业门槛很高,前期投入非常非常巨大,不光是金钱和人才投入,还有大量的时间投入。要短期内尽快出产品,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
碧桂园的机器人公司建立时间不算长,但是资金和人才投入可谓巨大,庞大的博士团队以至于新闻联播都曾去碧桂园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采访过。目前来看,碧桂园在机器人方面没有选择收购比较成熟的机器人公司,而是选择自己建立团队,逐步积累,这样的投入其实更大,也因此碧桂园才会用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去支持机器人产业。而碧桂园为什么要选择自建团队,接下来说一说个人看法:
碧桂园目前已经有试营业的机器人餐厅了,但是碧桂园显然不会安于餐饮机器人这个领域,真正的目标在于建筑机器人和物业服务机器人,而这两个产品,实现难度比餐饮机器人高了不止一两个量级!同时,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在这两个领域也涉足不深,缺乏技术沉淀。
研发建筑机器人和物业服务机器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大量的实用场景,如此复杂的机器人必须要依靠机器学习,而碧桂园自身有大量的在建项目和在服务的项目,这些项目,都会提供大量的真实数据,来帮助碧桂园开发机器人,这也是为什么碧桂园不惜投入,选择自建团队研发。
建筑机器人对于建筑行业的改变,不仅仅是降低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标准化的高质量,这一点可以说是多年以来建筑行业的痛点,国外已经有一些比较领先的建筑机器人了,但是国内在这块还比较薄弱,碧桂园算是为数不多的尝试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物业机器人解决的痛点与建筑机器人大体相同:目前国内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各家物业公司近些年明显感觉到基层服务人员越来越难招;另外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了物业服务水平很难实现严格的标准化。
那么这几个痛点的最佳解决办法,目前来看就是物业服务机器人了。
在人口老龄化、出生率日益下降、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不久的将来,从事低端重复性工作的人员必然会急剧减少,如果能够有充足的机器人,那么就等于拥有了不受人力市场左右的庞大劳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碧桂园集团党委号召公司党员积极参与抗疫工作集装箱煲仔饭机器人由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全自主研发,经过顺德名厨团队全程把控指导,实现了一种自动烹饪煲仔饭及售卖的机器人系统,一台煲仔饭机器人能同时烹饪36个煲,1小时能完成近120份煲仔饭,能够24小时运作;通过扫码下单,全程实现自动无缝衔接烹饪,整个烹饪过程与人工隔离,能够降低人与人接触而造成交叉感染风险;汤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设备由工程师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碧桂园将继续响应科学防疫的号召,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集合尖端的研发力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面支持抗疫工作的开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61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