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邮政储蓄还卖保险?是否合法?
银行,保险公司,业务为什么邮政储蓄还卖保险?是否合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邮政储蓄还卖保险?是否合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我所知!我有发言权!邮局银行!完完全全是一个圈套!骗买保俭、利息低的很!我是4万存了5年!到期了说能一万多利息!到最近才拿到七千多!好容易才要到!你说气人不气人!千万要慎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邮政储蓄银行(简称“邮储”)是我国的第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根据银保监会的管理规定,商业银行是可以代销保险产品的。商业银行代销保险就是利用银行客户基数大和粘性强的特点,向客户推销保险,行业俗称“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为“银保产品”。目前大多数大中型银行都成立或参股了保险公司,其推介的产品一般为自己旗下的保险产品。比如,邮储代销的一般就是中邮人寿的保险产品。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寿险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由三种:代理人渠道、电销渠道和银保渠道。大部分银行系保险公司一般缺乏代理人渠道,大都靠银行网点,即银保渠道来代销。邮储有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在银保渠道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其获得的代理佣金收入属于中间收入,在存贷款息差缩窄的情况下,中间收入越来越获得银行的重视。因此,银行对代销保险、代销基金等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为便于推介,一般银保产品都以中短期的储蓄型分红险为主。因为产品形态类似于定期存款,但分红不确定,导致这类产品成了销售误导的重灾区,一些网点的工作人员在利益驱使和业绩压力下,就误导客户将存款变成了保险。媒体时有曝光的“存款变保单”现象就缘于此。
当然,银保产品并不是不合法,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产配置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关键是要做到明白投资,避免被误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邮政储蓄可以卖保险,是合法的。
一、邮政储蓄可以卖保险,是因为其获得了代理销售保险的资质
邮政储蓄银行和其他银行一样可以代理销售保险,是其获得了代理销售保险的资质,而不是其他原因。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79号)第三条的规定:
第三条 商业银行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应当符合中国银保监会规定的条件,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根据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若进行销售保险,必须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这个许可证也就是销售保险的资质。
当然这个获得资质,需要满足上述179号文的有关要求。
二、仅在营业范围有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是不够的
若未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即使在营业范围上有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内容,也不能销售保险产品。
如果销售了,就是违规。被查到是要被行政处罚的,如果涉及犯罪,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三、即使有自己的保险公司,若未取得销售保险资质,也不能销售保险
许多银行(或其母公司、上级公司)控股或参股保险公司,或者倒过头来被保险公司参股或控股,但这都不是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合法合规的理由。
比如邮政储蓄银行和中邮人寿、中国银行和中银保险、建设银行和建信人寿、农业银行和农银人寿、招商银行和招商信诺人寿等等,这些银行能够销售保险,还是因为获得了保险销售的资质,而不是其他。
四、银行销售保险要受到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约束
这个不多说,违规违法查到罚钱、罚人,查一下银保监会的网站,罚单天天有啊。
五、保险中介机构
除保险公司销售保险外,还有保险中介机构可以销售保险。保险中介机构又分两类:
(一)保险兼业中介机构
比如获得许可证的银行、货运公司、汽车公司等。
(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比如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保险专业经纪机构等。
上述机构都必须获得银保监会/局的行政许可,才可以销售保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客观地说,邮政储蓄银行销售保险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这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但如果忽悠客户将存单变为保单,那就是不合法的,而这种现象确实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发生在邮储银行身上的这种情况更甚。
实际上,不仅仅是邮储银行代销保险产品,包括其他国有大行及很多股份制银行也都有代理的保险产品,俗称“银保产品”。这是根据《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等获得银保监会的代理许可之后,属于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范围之内的。
另外,像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本身就是参股一些保险公司的,那么由它们所代销的保险产品说白了就是自己的产品。因此,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也都有一些保险产品的业绩考核要求,所以他们往往会向客户推销银保产品,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以“硬推或者忽悠”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总之,邮储银行卖保险产品并没有什么不妥的,这是它取得合法代理许可之后的正常经营范围之内的产品,其实各大商业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也有利益的考虑,除了自身的存款产品之外,推出一些包括保险产品在内的理财产品有助于自身的经营业绩提高。不过大家还是应该注意,轻易不要因为客户经理推销的较高收益而心动,实际上那些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并一定就是到期收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