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蜀汉真的除了五虎将和魏延姜维之外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了吗?
蜀汉,名将,刘备蜀汉真的除了五虎将和魏延姜维之外就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霍弋经诸葛亮的培养逐渐进入蜀汉官场,最终担任永昌太守,镇守南中,多次平定南中地区的局部叛乱,263年,魏国伐蜀,霍弋多次请求率军救援,但被刘禅拒绝,蜀汉投降后,霍弋因为魏国善待刘禅也归队了后来的晋朝,还曾率军平定交址、日南、九真三郡的叛乱,这里就是今天赵南的中北部地区。
霍弋霍弋出生将门,又是蜀汉晚期南中的守护者,也是蜀汉最后的名将之一。
3、张翼
张翼是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出身名门望族,刘备主政益州后,张翼出任江阳县县长,曾经随同刘备参与汉中之战,在汉水与赵云一起击败了曹军,最终升任蜀郡太守。
张翼后来出任庲降都督,镇守南中,张翼执法严格,铁面无私,导致当时的蛮族频频作乱,张翼多次率军平定叛乱,张翼还跟随诸葛亮北伐,后来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驻守北部过境。张翼还多次跟随姜维北伐,有胜有负,但对于北伐,张翼一直持反对意见,同时他也是蜀汉政权少见的参与了刘备、诸葛亮和姜维三人北伐战争的将领。
张翼一直活到了蜀汉灭亡的那一天,在钟会之乱中,被作乱的魏军所杀,张翼一生参与了蜀汉政权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也算是蜀汉名将了。
廖化4、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话很多人都听过,就是这个廖化,算是蜀汉晚期的一大名将,从参与关羽北伐战争开始,到夷陵之战,到汉中之战,再到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廖化基本上都有参与,堪称蜀汉政权的活化石,并且廖化还有不少战功。
廖化在随姜维的北伐中,独自率军击败了魏国南安郡太守游奕,射杀了魏国广魏郡太守王赟,这是廖化一生最大的战功。公元263年魏军伐蜀时,廖化率军到阴平救援,与姜维合兵,在剑阁挡住了钟会大军,但由于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刘禅投降,廖化最终也投降了,在被魏国迁往洛阳的路上病逝了,廖化是蜀汉最后一位名将,廖化死,蜀汉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实话,蜀汉除了这几个人以外,严格来论,还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名将了。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由于《三国演义》而广为人知。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为我国历史、文学贡献了许多鲜活素材。
众所周知,这期间的将领,被我们后世的爱好者进行了严格的分级。比如超一流名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等等,那么,回到正题,蜀汉除了题中几个人以外,还有名将吗?遗憾的是,我认为真的没有了。
有人说,关兴张苞。其实存在感并不高,而且短命,刘封孟达自不用提。李严严颜等,年岁过大,贡献相对不足。
论来论去,王平、马岱、廖化,已经算是顶级了。不过我们今天不说他们三个,因为回答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基本都是关于他们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相对小众一些的人。他就是有蜀汉南方屏障之称的马忠。注意,此马忠并非擒捉关羽的马忠。
马忠(?-249),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东汉末期为巴西郡吏,察孝廉,为汉昌长。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大败后,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进了永安白帝城,然后就一病不起。东吴则屯兵猇亭,随时准备进击,这时候的形势是非常危急的。
此时马忠受命带兵赶往白帝城驰援,刘备在与马忠的交谈中,发掘了马忠这个人才。甚至与刘巴说,虽然失去了黄权,但是有马忠,说明我们不缺乏贤才。
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三国志蜀书马忠传
后期,正是刘备发掘的马忠,为了蜀汉大业殚精竭虑,镇守着南方,稳固了南蛮少数民族,为北伐大计做好了后防保障。
刘备的识人能力,放到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马忠得到了刘备的称赞和赏识之后,马忠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蜀汉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辟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拜马忠为牂牁太守,率偏军平定当地叛乱。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马忠治理牂牁政绩显著,诸葛亮又辟为参丞相军事,作为丞相留府长史蒋琬的副手,处理后方军政事务。接着又兼任益州治中从事。
虽然小说中诸葛亮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但那毕竟是虚构,历史上,在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至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十八年的时间里,马忠长期镇守南疆,多次指挥部队讨伐当地的少数民族叛乱,维护了蜀汉在南中等地的统治稳定。
建兴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招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三国志蜀书马忠传
此外,马忠还指挥部队夺回了被南蛮侵占的建宁郡和越巂郡的土地,使得这两个南中大郡重新纳入了蜀汉的版图。建宁郡曾经杀害太守正昂,绑架太守张裔送给吴国,所以以前庲降都督张翼常常驻扎在汉族居多的平夷县。
马忠移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味县。越巂郡一直处于混乱状态,马忠指挥并协助越巂太守张嶷恢复秩序,并因此直接晋升为安南将军,进封彭乡侯。
大司马蒋琬北驻汉中,而马忠入朝述职,于是受命到前线宣传诏旨,加拜为镇南大将军。魏国进攻汉中,大将军费祎率军北上增援,马忠留在成都处理政事。费祎班师,马忠才回到南中。延熙十二年死于任上,儿子马修嗣侯。马修的弟弟马恢有一个儿子叫马义,后为晋建宁太守,马氏一族也算是得到了较好的延续。
除此之外马忠为人宽和,乐于助人有度量,爱开玩笑善于自嘲,愤怒从不外露。然而处理事情却十分果断,恩威并重,因此南蛮都敬畏他、喜爱他,他在南民心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马忠去世以后,南蛮民众都自发地前往他停尸的庭院内流泪祭拜,还替他建立了庙宇进行祭祀悼念。
【戰國君手札】纵观马忠一生,虽然在我看来从军事能力、个人履历、生涯高度等方面来说,仍不能称之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但是在蜀汉来说,也算是能排进除题中几个人外,前五名的将领了。
关注我 ,共同畅游历史星河,品读历史人物,汲取文化滋养~
感谢您的转发,欢迎在下方留下宝贵的评论。
您的点赞将会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