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宝宝,敏感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建议:买一些有关于空间玩具,让孩子用手去触摸,尤其现在有很多形状的空间玩具。顺便让孩子也认识了形状,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空间需求。
四、涂鸦敏感期
表现:到处画,拿着画笔在墙壁上,衣服上,纸上等多处画。
建议:准备一些材料让他画,也可以家里弄一些纸在墙上,或者也有专门的那种墙纸,让孩子去感知。千万不要扼杀。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敏感期,大家如果真的注重这方面可以了解一下蒙台梭利的教育(幼儿敏感期的教育)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一再提醒自己,孩子的敏感期要来啦,来了怎么办。
要知道,你的真心陪伴,是有可能让孩子的“敏感期”无症状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敏感说明缺乏安全感,不容忽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敏感期不仅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影响其心灵、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家长教师没有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的心里就会紊乱,容易乱发脾气,甚至变得乖戾。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生命力。应对宝宝敏感期,家长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敏感时期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天生具有学习能力,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我意识产生•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许多孩子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就算是他自己不想玩的,也决不让别的孩子动,此时的父母常感到难堪不解,习惯性把这种行为解释为自私的表现,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孩子跟自私毫无关系的,自私指的是利益上发生冲突,选择损害他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利益,这样情况下才叫自私。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呢?
最初儿童通过占有自我的东西区分自己和他人,当儿童占有自己的东西,才感觉到“我”的存在,也是儿童的自我诞生标志。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孩子的敏感期,家长要重点发展该项敏感的技能,例如音乐敏感期,让孩子开始接触音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习,孩子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敏感期,建议家长做到顺应孩子敏感期,引导而不干预。
孩子在0—3岁,会出现很多敏感期,口腔敏感期,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等。细细划分,会出现31个敏感期。
当孩子出现这些敏感期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敏感期,比如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时候,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孩子喜欢咬手,喜欢把玩具放在嘴里咬,这个时候家长顺应孩子,不要干涉,给孩子把玩具和手消毒洗干净即可。
当孩子出现秩序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有2—3岁,而出现这个敏感期的时候,孩子稍没顺着他,就又哭又闹。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顺着就行。
因为,孩子每出现一个敏感期,都是一次自身的成长,家长把握好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