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孩子,宝宝,敏感孩子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6 . 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4岁-7岁
(1)特点:这是人生来俱有的智能。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的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展现。而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觉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
(2)建议:在这个敏感期的发展上,我们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的发展了;
27 . 延续婚姻敏感期 5岁-6岁
(1)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
(2)建议:这个时候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只要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28 . 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6岁-7岁
(1)特点:孩子0~6岁的发展是一个人宏观发展的微观缩影,到了6岁他们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
(2)建议: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捡垃圾活动、自己做手工义卖捐助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时机;
29 . 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6岁-7岁
(1)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在完成了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2)建议:比如通过蒙特梭利的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法,这种方法学习的是数学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0 . 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 6岁-7岁
(1)特点: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兴趣比我们想象得要强烈的多,孩子在六岁前,总是能保持好学、好奇的品质;
(2)建议: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观察大自然;
31 . 文化敏感期(6~9岁)
(1)特点: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2)建议: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以上31个敏感期基本可以涵盖孩子成长中的主要阶段。经历敏感期的孩子,其身体正受到一种神圣命令的指挥,其小小心灵也受到鼓舞。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执拗敏感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家长正确的应对方法和教导,理解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时期,那么孩子执拗敏感期怎么应对?下面带来介绍。
孩子执拗敏感期怎么应对 执拗敏感期应对方法
孩子执拗敏感期应对方法
1、了解孩子情绪,理解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
就拿前面小男孩吃板栗的事例来说,男孩一心想要吃,可是妈妈怕烫到他,不敢给他吃,就给小男孩造成的印象是妈妈不让他吃。
孩子没有经历过“烫”这件事,他对“烫”没有清晰的概念,认为妈妈不能理解他迫切想吃板栗的心情,因此大发脾气。后来妈妈的责骂和粗暴动作,又加深了他的不满,使得他哭闹不止。
其实此时妈妈能够蹲下来,让孩子亲自用手触碰一下板栗壳,让他理解“烫”的概念,孩子可能就能理解了,不会那样乱发脾气了。
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很直接,而且是通过行为来体现的,不会像大人一样去慢慢沟通让你知道他内心的想法。而且孩子是不会顾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开心就哭闹,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此时就需要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自己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摸清规律,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把情绪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哭闹或者乱发脾气。
2、当孩子发脾气时,转移他的注意力
很早就有教育专家指出:不要指望6岁之前的孩子能明白你所讲的道理。
我们通常觉得讲道理最能说服孩子,也比较健康、高效、快捷,可是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讲道理几乎不起任何作用,6岁之前,孩子对于大人的说教也似懂非懂。
因为在0-6岁这个阶段,决定孩子行为的主要是情感而非理智,所以我们在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跟孩子聊别的内容让孩子忘记当前的情绪所在。
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我们也可以通过读绘本、讲故事或者做游戏等方法来慢慢引导孩子,这会比直接跟孩子讲道理更能让他接受。故事和游戏里所包含的道理,即便当时不能产生效果,但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正向的影响。
孩子执拗敏感期怎么应对 执拗敏感期应对方法
3、宠爱有度、赏罚分明
我们通常会遇到孩子为了要做什么事,或者要什么物品而就地打滚哭闹不止的情况,很多家长觉得在外面人多的地方孩子这样哭闹太丢人,索性就答应孩子这一次。
可是家长很快就会发现,你答应他这个要求,很快他就会用同一方法去要求你答应他下个要求,因为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从你的妥协里他就能敏感地察觉到你的“软肋”是什么,然后举一反三地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里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孩子哭闹着要这样或者要那样时该怎么办?自从他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一物件,还是想以此来要挟别人不敢不给,都应该干脆地拒绝。”
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情绪,但不能在孩子的哭闹面前让步,拒绝孩子的不当要求时态度要坚决,方式要温和。这样才能既不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能够明白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当孩子用无理手段迫使家长投降的情况减少之后,家长要适时地表扬或者奖励孩子,让他明白想到达成什么目的,必须要用正常的沟通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哭闹。
4、孩子哭闹时,大人先冷静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哭闹自己就开始烦躁,以至于在处理孩子哭闹的过程中运用粗暴的语言和手段,这样一来非但对安抚孩子情绪毫无帮助,反而加深了孩子的伤心情绪、延长了哭闹时间,最后不但破坏了亲子关系,自己心情也要郁闷半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