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究竟是“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
人生如梦,赤壁,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究竟是“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间】如【寄】,一尊还酹江月。
这个版本和洪迈所记黄庭坚的版本比较一下:
大江东去,浪【声沉】,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孙吴】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寄】,一尊还酹江月。
仅仅差了一个字,黄庭坚是”人生如【寄】“, 朱彝[yí]尊:人【间】如【寄】。
朱彝[yí]尊的版本肯定是宋朝版本了,但是洪迈是人【生】,不知道是不是朱彝[yí]尊看到的版本已经变为人间了。
2、《钦定词谱》中的人间如寄
更为权威的是康熙皇帝下令,让陈廷敬(1639年―1712年)编撰的《钦定词谱》在卷二十八中记录念奴娇词谱时,这首词和朱彝[yí]尊版本是完全一样。
《钦定词谱》以明朝万树(1630-1688)《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而成。但是《词律》中的版本和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一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处,樯艣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和我们今天的版本一样 。
结束语
至于到底是人间如梦、人生如梦还是人生如【寄】,真的很难说。
《钦定词谱》是皇帝下令官修的版本,编书者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博览群书,也许或许找出了最早最权威的版本。
后来版本之所以那么多,一个可能是苏轼本来就改了好几版,另外后人抄错印错也是一种可能。
@老街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人生如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轼书:人生如梦
黄庭坚书:人间如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此句在明刊本《诗余画谱》中所载:‘’人间如梦‘’。另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对苏轼该词中的该句也是按‘’人间如梦‘’刊载。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人生如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悟空小秘书之邀。
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是苏东坡的名篇。中国人只有具备初中文化大约都知道这首词。对它,也就不必过多解释了。这首词在流传的过程,存在好多版本。比如题主所给的图片中,人生如梦,就写作了“人间如梦”。
其实,除了这里的差异之外,这首词还有两三个地方有差异。我上文中,把有差异的地方都加了下划线。第一处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版本写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第二处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樯橹”二字,有的版本写作“强虏”。
第三处,就是这里所问的,“人生如梦”,有的版本写做“人间如梦”。
把这三处差异排列组合一下,大约就有五六种版本了。
到底哪个版本是苏东坡当初的版本,那个版本最好,今天恐怕难有定论了。不过根据出版者个人的喜好而已。
我们先说,第一处的差异。现在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多。但我觉得“乱石崩云,惊涛列岸”在气势上,比前者更强,在感觉上,也比前者鲜明。为何?“穿空”,只说石头飞到空中去了,而“崩云”,不但说石头飞到空中,还把云彩打破了,飞溅的浪花,就是天上打破的云彩。同样,“拍岸”,是浪打在岸上,气势固然是有,但“裂岸”的力度明显更强一些,岸已经被浪花撕裂的感觉就更强烈了。但通行的版本,用前者的更多。或许大多数人认为,苏东坡游赤壁的这个晚上,浪不必这样大,风不必这样急。
第二处是,“樯橹”与“强虏”。前人早就辩析过了。樯橹者,物也。强虏者,人也。前者是说,曹孟德的百万战船被一把火烧掉了。后者是说,强大的敌人在一把火后,被打败了。孰优孰劣,恐怕谁也不好说。只能是二者并存。
上一篇:工作几年了学习能力下降了,请问考公务员如何让自己找回状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